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宏观层面,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经济近年来保持快速增长,投资增长发挥了主要的拉动作用。然而,由于受资源和消费需求等的限制,投资增速也不能过快,如果超过了合理范围,经济就会“过热”,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导致投资过剩,造成生产能力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企业是经济运行的主体,宏观层面的“投资过热”与微观层面的企业“过度投资”是密不可分的。由于企业自由现金流的存在,给企业过度投资提供了物质基础;而股东~经理间代理问题的存在,也产生了经理人员过度投资的行为动机。
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的形势下,各个国家都在努力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投资步伐、推动经济增长。我国继中央政府出台4万亿政府投资计划后,地方政府又相继出台了共计18万亿的投资计划。在上一轮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泡沫尚为完全消化的前提下,新的投资极有可能带来盲目建设、过度投资的可能性。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问题和代理问题,并分析了几个可能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产生约束作用的因素,提出了相关假设。然后以我国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选取2005-2007三年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剔除在此期间存在财务异常、股权发生重大变更等情况的样本,最终确定1592个样本进行检验。
根据假设与理论分析,在实证检验中,本文构建模型来分析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及其制约机制。通过模型的描述性统计与回归检验表明:(1)我国企业存在过度投资行为,且过度投资行为与自由现金流成正相关;(2)举借债务、发放现金股利能够有效限制企业过度投资行为;(3)非国有性质的大股东、独立董事、经理层持股并不能有效制约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发生。
本文在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到上述结果,并在分析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1)有效利用财务杠杆,发挥债权融资对企业发展的作用;(2)继续推进资本市场的成熟、完善,促进现金股利的发放向常态转变;(3)非国有上市公司应当深入发掘、有效发挥非国有性质大股东的监督作用;国有上市公司应进一步深化股权分置改革,明确国资委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地位,强化国资委的监督作用,改变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现象;(4)规范独立董事制度,发挥独立董事的独立监督作用;(5)完善股权激励机制,提高经理层与股东的利益一致性、发挥经理人员的积极性。
本文的结构框架如下。
第1章为导论,概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问题。
第2章为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简要介绍了本文研究所依赖的自由现金流理论和代理理论,并对国内外现有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述评。
第3章为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制约机制的理论分析,从公司治理、债务、发放现金股利等方面考察了可能制约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假设,为实证分析提供了基础。
第4章为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制约机制的实证分析,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所选上市公司样本进行研究,并对实证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第5章为结论与政策建议,针对3、4两章的研究得到相关的研究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定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