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受全球次贷危机的影响,各国经济普遍笼罩在阴霾之下,我国经济也进入了缓慢发展的“新常态”。对于一直处在快速增长的商业银行来说,绩效水平的不断下滑也是不可避免的。商业银行绩效的提升对于国家经济体系的稳定作用不言而喻,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商业银行自身结构的改善显得尤为重要。股权结构作为银行内部结构的重要部分,不仅关系到绩效水平的提升,而且对于外部风险的抵御也至关重要。本文重点从股权结构出发,利用16家上市银行的财务数据分析其股权结构对绩效水平的影响,并且把银行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即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来研究每种类型银行的共性与个性,以便更好地扬长避短,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升自身的绩效水平。本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其次,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分观点整理,并对各观点进行了简要的总结评述;然后,对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根据本文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本文存在的创新点及不足。第二章为基本的理论概述。首先,对股权结构和绩效水平进行了基本的定义;其次,简单的阐述了股权结构对绩效水平影响的相关理论,如委托代理理论、存量与增量理论等;最后,从股权结构中选取了两个方面分析其对绩效水平影响的机理。第三章为基本的现状分析。首先,对股权结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选取了股权结构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两个指标进行分析,并对三类银行的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总结出了银行业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其次,对银行的绩效水平现状进行了分析,选取了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及每股收益3个指标分银行类型进行分析对比,从而为第四章的实证检验奠定基础。第四章为实证分析部分。首先,对实证需要的数据来源进行了介绍;其次,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假设;然后,对变量的选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再者,为了清晰地展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对各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接着,分别对全样本及各类银行进行了两种模型的回归分析;之后,为了检验样本各变量之间的稳定性,替换被解释变量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最后,根据回归结果及稳健性检验结果,总结出了实证结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银行绩效呈正相关,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与银行的绩效水平呈负相关。第五章是政策及建议部分。该部分根据第二章的理论分析和第三章的现状分析,以及第四章的回归结果,并结合当前的经济背景,从内外部两个角度出发,就如何优化我国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提高绩效水平提出了四条对策建议:适度控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加快推进股权多元化,完善银行治理机制,加强银行外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