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2004~2005年我国鱿钓船在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调查期间所采集的样本(胴长范围为142~575mm;体重范围为99~5564g),利用耳石形态和微结构、捕获日期、胴长、体重、性腺成熟度等资料,应用头足类耳石日轮研究方法,对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的年龄和生长进行研究,并以此推断种群结构,建立生长模型。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果:
1.鸢乌贼耳石具有典型的背区、侧区、吻区、翼区结构。各形态学参数长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但相对耳石总长TSL、相对耳石最大宽度WW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小。
2.鸢乌贼耳石的生长轮纹由明暗相间的生长纹组成,耳石中心(focus)为黑色,核心区(nuclear)为诞生轮(零轮)以内的区域,通常呈水滴形,2到3轮时翼区开始生长。观察还发现,有些个体存在亚日轮。侧区轮纹明显,生长规则,轮宽和轮间距小。背区轮纹明显,轮纹宽度大于侧区,根据轮纹宽度可将背区分为后核心区(Postnuclear,P)、暗区(DarkZone,DZ)、外围区(PeripheralZone,PZ)三个区域,DZ区域轮纹最宽,P区轮纹较窄,PZ区轮纹最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界线。本文年龄推断以相对较清晰的背区轮纹数目为准。
3.TSL(μm)-ML(mm)、Ra(μm)-ML(mm)(Ra为耳石径长)资料符合幂函数方程来描述。其生长方程分别为TSL=256.59×ML0.304,Ra=111.76×ML0.300。
4.鸢乌贼耳石由中心向四周开始生长,随着年龄增长各区开始出现。耳石总长相对生长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小;吻区、侧区和背区在生长初期生长率不断增加,稚鱼期结束达到最大,性腺开始发育时生长率显著下降。鸢乌贼个体发育过程中各区生长率不断变化,生长早期吻区生长率最大,背区生长率最低,生长后期三区生长率基本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
5.样本年龄范围为88~363d,优势年龄180~270d的个体占总数的81.3%。各季节产卵群胴长-体重资料适合指数模型来描述。
6.由捕获日期与日龄逆算得样本孵化期为2004年1~11月,几乎遍布全年,孵化高峰期为春季的3~5月,占总数的57.8%。根据孵化期将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分为春生群、夏生群、秋生群三个产卵群。同时,根据鸢乌贼性腺发育期胴长和年龄分布范围广,可推断可能存在不同大小的体型群。
7.胴长-日龄、体重-日龄资料套用线性、指数、幂函数、Gompertz和vonBertalanffy5种最常用的生长方程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发现:春夏产卵群的胴长-日龄资料适合用线性方程来描述,秋季产卵群的胴长-日龄资料适合用Gompertz生长描述,方程分别为ML=1.4916×age+56.458,ML=58.07513×e2.785581×(1-e-0.005018×age),ML=1.4271×age+65.885;春夏产卵群的体重-日龄资料适合用指数方程来描述,秋季产卵群的体重-日龄资料适合用Gompertz生长方程来描述,方程分别为ML=99.607×e0.0176×age,ML=25.6597×e17.41283×(1-e-0.001197×age),ML=37.221×e0.0176×age。8.胴长平均相对和绝对生长率分别为0.58%d-1和1.60mmd-1,最大胴长相对生长率和绝对生长率分别为1.19%d-1和2.43mmd-1,随着年龄的增加胴长生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体重平均相对和绝对生长率分别为1.74%d-1和18.28gd-1,最大体重相对生长率和绝对生长率分别为3.53%d-1和39.4gd-1。尽管各年龄等级之间体重相对生长率有所变化,但是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