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中西部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大多数省份都紧紧围绕“高效、有序、健康、团结、合作”等发展战略目标,建设了以各自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区域联合发展与合作已成为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2009年全国两会上晋陕豫三省联合呼吁建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合作区,2014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该合作区,作为目前我国唯一一个跨区域产业经济合作区,其具有非常优越的资源、政治和地缘优势,和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其各方面的优势,最大程度地挖掘城市内部发展潜力对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地理学研究视角出发,在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通过构建城市发展潜力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与GIS空间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对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城市发展潜力进行深入的分析,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从时间角度来说:(1)2011—2015年区域地级市城市发展潜力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在2012年区域城市发展潜力出现下滑趋势,这表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稳定现象易受外部影响。县级市城市发展潜力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较小,其发展过程中受经济发展影响较大,随经济变化起伏化较大。(2)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不均衡状态,渭南市城市发展潜力较弱,但增长速度较快;临汾市受经济水平的制约,2012年及以后城市发展潜力整体呈下滑趋势,城市发展潜力名次下降,居第二;运城市和三门峡市发展则相对稳定;县级市城市除受产业转型的影响霍州市和河津市整体发展潜力呈下降趋势外,整体呈稳定上升趋势。2.从空间角度来说:(1)制约城市发展潜力的各个因子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地级市城市发展过程中综合发展潜力与各因子间存在空间分布不一致现象,地区差异显著。县级市城市综合发展潜力值与经济发展潜力分布一致,受经济影响更为明显。(2)区域空间等级分异明显,地级市城市发展潜力多集中于高潜力区,县级市多集于中低潜力区。3.通过与周边其他城市进行比较,发现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城市发展潜力居于中等水平,低于各省会城市发展潜力值,但高于周边其它城市。最后,结合城市发展的各个因子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与对策:首先要协调好各个城市的发展,搞好区域规划,培育发展“副中心”城市,通过“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模式带动其他城市的快速发展,逐步缩小城市差距;其次,要大力发展经济,积极培育特色产业,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推进区域城市发展潜力进程;第三,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加居民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