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代推行义务教育的历史经验说明,提高教师的地位与物质待遇,是义务教育能否收到实效的关键之一。一直以来,义务教育师资问题是近代中国在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始终都感到切肤之痛的问题。多出师资、快出师资一直是近代义务教育的普遍呼声。在中国近代政局动荡,财政萧条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在义务教育师资培养和管理这两个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我们当今社会义务教育师资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民国时期义务教育师资概况。中国进入近代社会后,欧风美雨、西学西潮洗礼着古老的国度,中华民族在苦难中步上教育近代化之路。义务教育走入中国人的视野。民国初年,普及义务教育取得一定成效。但正值民国初创之际,战乱频仍,军阀割据,加之后来袁世凯政府复辟封建教育,这些均为普及义务教育未能全面收效的重要原因。第二部分,民国时期义务教育师资的培养。建立一支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义务教育师资队伍,不但要有政府的足够重视、社会的大力支持以及制度的完善,还应该具有一批无私的奉献者。民国时期义务教育师资培养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绩表现了我国从西方吸纳教育新成果的积极进取的特性。第三部分,民国时期义务教育师资的管理。民国时期在义务教育师资的管理上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尊师重教和名器不予轻授是民国时期师资管理与待遇的两个显著的特点。前一特点主要表现于教师社会地位与薪俸标准的确定,后一特点主要表现于教师资格的严格限定。第四部分,对我国当前义务教育师资培养与管理的启示。即建立质保机制,提高教师素质;重视教师地位,提高教师待遇;发展教师教育,严格教师培训;鼓励社会办学,拓宽办学渠道;法制保障经费,实现培养目标;加强教师责任,培养合格教师。因此,今天我们研究民国时期义务教育师资培养与管理正是为了古为今用,借鉴前人在发展义务教育师资方面的智慧与经验,以指导我们今天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