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问题,并将其放在战略高度的位置,在各类政策文件中多次提及。高校科协自从1956年成立后,经过不断发展,数量规模不断扩大,逐渐担负起了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高校科协作为连接党和高等院校科技工作人员的桥梁和纽带,有着促进科技创新的天然优势,以高校科协为主体促进科技创新不仅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更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从现实基础来看,一方面国内环境迫切要求高校科协促进科技创新,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为其保驾护航;另一方面,高校科协自身的特性和优势促使其可以促进科技创新。高校科协能够凭借其丰富的科技资源、众多的人才资源和搭建的平台资源完成促进科技创新的重任。从理论上来说,创新理论、第三部门理论、协同治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都为高校科协促进科技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具体的实践中,高校科协能够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促进科技普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等,这些举措是高校科协促进科技创新功能的重要体现。然而在现实中,高校科协由于自身发展缓慢,缺乏政策制度的保障以及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等原因,限制了高校科协促进科技创新功能的进一步发挥,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来解决。论文从高校科协促进科技创新的历史演变入手,通过梳理其发展历史,对我国高校科协促进科技创新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剖析。针对我国当前高校科协促进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完善高校科协内部创新机制,优化高校科协外部创新环境,提升高校科协自身的创新能力等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具体建议包括健全高校科协长效管理机制,构建高校科协管理体系,加强高校科协组织建设,健全法规制度,提高政策的保障力度,加大对高校科协的经费投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提升高校科协促进科技创新的能力,提高高校科协促进产学研相结合能力等等。确保高校科协促进科技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