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兔不稳定斑块的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利用USPIO增强MRI检测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方法:在高脂喂养的基础上应用两次球囊损伤建立具有不稳定斑块的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行MRI平扫与USPIO增强MRI扫描,连续扫描6日。在TOF-2D的MIP图像上观察增强后血管壁的变化,测量血管壁SNR值变化及观察血管腔面积减少百分比值(M)。应用普通病理与电镜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和成分及不稳定斑块对USPIO的特异吞噬。结果:病理组织证实二次损伤组形成的不稳定斑块明显多于一次损伤组(P<0.01),证明不稳定斑块的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建立;利用MRI平扫反映斑块信号特征与病理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USPIO增强后的TOF-2D的MIP图像血管壁在增强后第4日呈明显充盈缺损影,T2WI序列的血管壁增强后第4日SNR值降至最低,较增强前有明显变化(P<0.01);病理证实TOF-2D序列横断面图像血管腔面积减少百分比值(M)与Perl’s铁染色区具较好的相关性(y=172.1x+0.6; r=0.78; P<0.05)结论:高脂饮食加两次球囊内膜损伤有助于建立不稳定斑块的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MRI平扫的信号特征能基本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成分;利用USPIO颗粒能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巨噬细胞所吞噬,增强MRI有助于检测不稳定动脉粥样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