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考化学试题的绝对难度量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题的绝对难度是指由组成试题的因素来衡量试题自身难度的参数,是衡量试题质量的重要指标。对其进行量化研究不仅可以促使每次考试发挥最大的鉴别功能,而且有助于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在命题中合理把控试题难度,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为了量化广东省中考化学试题的绝对难度,明确影响试题绝对难度的来源因素,本研究在对鲍建生难度量化模型进行进一步修正的基础上,以试题情境、信息呈现方式、知识综合水平、内容层次、探究水平、推理水平、开放水平、运算水平、四重表征及转化九个因素作为难度因素,对2016-2020年广东省中考化学试题的绝对难度进行量化和分析。经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在试题考查内容上,广东省中考化学试题五个内容主题的考查内容所占分值呈现“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科学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分布规律,“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的考查内容所占分值呈逐年稳定上升趋势。(2)从整体上看,2016-2020年广东省中考化学试题绝对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大致相同,但存在细微差异。对2016年试题绝对难度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内容层次,其次为探究水平、知识综合水平;对2017-2019年试题绝对难度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内容层次,其次为探究水平、信息呈现方式;对2020年试题绝对难度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内容层次,其次为试题情境、探究水平。(3)在试题绝对难度影响因素上,内容层次、探究水平和信息呈现方式近五年的绝对难度值均超过1.5,因此这三个难度因素是影响试题绝对难度的主要因素;试题情境、知识综合水平和推理水平绝对难度值变化比较明显,是造成广东省中考化学试题绝对难度差异的主要因素,且试题情境和知识综合水平近五年绝对难度值的变化情况说明广东省中考化学试题的考查目标正在实现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开放水平、运算水平和四重表征及转化的绝对难度值变化较小,对广东省中考化学试题绝对难度的影响作用不明显。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从多方面出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在课堂中引入数字化实验的教学建议,以及提升试题的情境性、增大试题的开放程度和增加试题的四重表征形式的命题建议。
其他文献
斡旋流体仪(Vortex fluidic device,VFD)作为一种新型处理仪器,近些年来,在医药、化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却鲜见报道。在食品研究领域中,微胶囊、凝胶输送载体以及用于食品包装的生物可降解膜一直是人们的研究热点,它们的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到传统设备进行材料处理,但传统食品加工设备如高压均质机,由于成本高、水电消耗大、维护费用高等因素,限制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高效的电化学储能装置,在许多可再生能源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金属钴基化合物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已被广泛研究,但由于离子/电子扩散迟缓和电子导电性差导致低的电化学性能,限制了其在储能方向发展。因此,开发新型的金属钴基化合物电极材料,是实现超级电容器的高储能性能的关键。比其相对应的氧化物,钴基硫化物在导电性、氧化还原性能方面表现出优越的电化学特性。与硫化物相比,金属钴基硒化物具
离子选择性电极(Ion selective electrode,ISE)在分析化学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发展电化学传感器的主要推动力,它具有在不需要借助外部能量即可进行非破坏性测量各种样品溶液中离子活度的能力。由于ISE具有制作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响应灵敏、及时性高等特点,其作为离子检测手段在生物医学、环境和工业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与传统ISE相比,全固态ISE(all-solid-stat
电化学发光(Electrogenerated chemiluminescence,简称ECL)是电激活ECL活性物质,使其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生成自由基离子,自由基离子间通过电子转移反应形成激发态分子,再跃迁回基态时辐射出光的过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电化学发光现已成为一门应用广泛的检测技术。纵观已经发展的ECL体系,最为经典的商业化探针为联吡啶钌金属配合物(Ru(bpy)32+)。但是
如今的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全国人民紧紧围绕在党中央的周围,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争当时代发展的弄潮儿。要实现国家的飞速发展就离不开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的诞生势必离不开教育的支持。教育是国之重本,发展教育就是在培养人才。因此,多样化、现代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其中“微课”首当其冲。对于“微课”,可以理解为:“微课”是一个系列化的学习资源包,能够完整且独立地给学生呈现相
随着能源资源日益紧缺,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发展不同类型的清洁能源以替代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以及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其中风能、太阳能和水能受当地环境的限制同时存在运输成本高等问题,电池作为一种新能源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研究。水系碱性可充电电池,具有安全和低成本的优点,其比功率优于锂离子电池,比能量优于超级电容器,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大规模储能装置。遗憾的是,目
因Pt储存有限且分布不均匀,使得Pt基催化剂的价格很高,增加了醇类燃料电池的成本,从而限制了其商业化发展。为了从根本上降低催化剂的成本,除了降低Pt的负载量外,还应研究开发颗粒尺寸更小的、活性更高的Pt基催化剂。本论文在无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采用乙二醇合成法合成1~12纳米的Pt纳米颗粒,探究颗粒尺寸对CO电氧化、甲醇电氧化、乙醇电氧化的尺寸效应,并采用微分电化学质谱在线检测甲醇氧化、乙醇氧化的中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指导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高中化学新教材。本论文以人教版化学必修新教材(2019年版)中实验活动类栏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访谈法等进行研究,创新性地构建了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五维度、四水平”的教材实验活动类栏目的分析框架,再对该栏目的素养培养进行分析,进一步通过访谈了解该栏目的教学实际应用情况,得出以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倡导三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分别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中自主学习要求学习者能够自主地确立学习目标、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在朝着学习目标不断前进的路上能够做出相应的学习策略的调整。课前预习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学习行为,然而学生对于课前预习的态度普遍较为随意,认为预习只是简单的翻翻书本即可,并且许多老师也鲜少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这就导致学生的预习往往
化学课程标准是化学教材编写、教学实践、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化学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是教科书编写的依据,所以教科书应该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性,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课程标准与教科书进行一致性研究有利于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修订,也有利于化学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参考课程标准并使用教科书。论文选取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和2019年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