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人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标本进行NF-κB、PPAR-γ的检测,揭示上述两种因子在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探索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的发病机制,为此系列疾病新的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经胃镜、病理确诊的BE患者50例,取其Barrett粘膜作为Barrett食管组取胃镜活检或手术切除经病理确诊的食管腺癌标本25例,作为食管腺癌组,分别取上述两组病人正常食管鳞状上皮共7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real-time PCR检测正常食管上皮、Barrett食管粘膜及食管腺癌标本中NF-κB、PPAR-γ的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和计算相关关系。结果: NF-κB蛋白在正常鳞状上皮中几乎不表达,而在BE中呈轻中度表达,表达部位集中在杯状细胞、表面柱状上皮及浅层腺体的胞浆中;在食管腺癌中呈中强阳性表达,广泛表达于腺癌细胞胞浆,与正常食管及BE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且在正常食管粘膜、BE及食管腺癌中的表达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NF-κB mRNA在BE及食管腺癌中表达均增强,其表达率平均为正常鳞状上皮的1.2058倍(P<0.01)和1.7212倍(P<0.01);PPAR-γ蛋白在正常鳞状上皮的胞浆及胞核中不表达,在BE中的表达部位集中在杯状细胞、表面柱状上皮及浅层腺体的胞核中,呈中强阳性表达;在食管腺癌细胞胞核中呈中等强度广泛表达,与正常食管及BE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且在正常食管粘膜、BE及食管腺癌中的表达亦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P<0.01)。PPAR-γmRNA在BE及食管腺癌中表达明显增强,其表达率分别为正常鳞状上皮的5.9130倍(P<0.01)和2.0314(P<0.01)。食管腺癌病人诊断时平均年龄61.5岁,病变平均长度为5cm,病理学类型以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及腺鳞癌较多见,粘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较少见,发病时多为Ⅱ至Ⅲ期,淋巴结转移多见,癌细胞分化程度和肿瘤病理学分期与NF-κB表达相关(P<0.05);癌细胞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与PPAR-γ的表达相关(P<0.05)。结论:NF-κB与PPAR-γ在BE及食管腺癌中表达升高,说明上述两种因子的表达上调在BE及食管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