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于2006-2009年进行,依托国家果树种质福州枇杷圃收集保存的丰富种质资源,以资源圃全园繁殖更新为契机,率先在统一砧木、统一地点、统一定植、统一管理条件下,系统地开展枇杷种质资源生长特性、营养期、丰产性、花序多样性、果实性状等鉴定,利用数学统计中的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普通枇杷种质资源进行分类,以期为枇杷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与利用提供依据。取得结果如下:1.枇杷种质资源的嫁接成活率、成苗率、苗期生长量及枝梢数的变异系数15.1%~28.5%;定植后30个月的树高、干周、叶幂层厚、冠径、中心枝数、枝梢总数、侧枝数的变异系数12.5%~42.9%;定植后42个月的中心枝抽穗率、枝梢抽穗率、侧枝抽穗率、中心枝抽穗数、枝梢抽穗数、侧枝抽穗数的变异系数9.8%~52.7%;树高、冠径、分支级数、干周、叶幂层厚、中心枝数、侧枝数、枝梢总数等性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树姿与冠径、侧枝数、枝梢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筛选出矮化的种质资源9份。2.枇杷种质资源的营养期6个月至42个月不等;苗木定植后的42个月内处于迅速生长期,随树龄的增长树体生长量成倍增加;中心枝抽穗率、侧枝抽穗率、枝梢抽穗率随树龄的增长逐年提高;中心枝数、侧枝数、枝梢总数与中心枝抽穗数、侧枝抽穗数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随树龄的增长相关越密切。经多年鉴定结果认为,营养期评价标准为:特短(苗期或定植当年抽穗,植株抽穗率达80%、枝梢抽穗率达50%),短(苗期或定植当年抽穗),中等(定植后18个月抽穗),长(定植后30个月抽穗),特长(定植后42个月抽穗);并筛选出营养期特短的种质资源6份。3.228份枇杷种质资源的单株产量0.4~29.1kg,变异系数58.8%;中心枝数、侧枝数、枝梢总数、中心枝抽穗数、枝梢抽穗数、侧枝抽穗数、树高、冠径、干周、叶幂层厚、中心枝抽穗率、单果重、穗坐果数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回归显著,其中枝梢总数、中心枝数、侧枝数、中心枝抽穗数、枝梢抽穗数、侧枝抽穗数等6个性状为第1主成分,贡献率29.04%;利用丰产性度量值(D值)进行模糊聚类,将228份枇杷种质资源丰产性分为5级,并鉴定筛选出产量高(单株产量>16.0kg)、丰产性好(D>0.580)的枇杷种质资源10份。4.枇杷种质资源花序支轴姿态、花序支轴密度、花序支轴数、花序形状、花序长度、花序宽度、花瓣颜色、花冠直径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1.352~2.951;不同来源地的种质资源,花序性状多样性指数最高的为云南(2.108),其次是贵州(1.962)、四川(1.953)、福建(1.900),美国的最低(1.137);云南、贵州的枇杷种质资源花序长度、宽度显著或极显著地大于其他地区,野生资源的花序长度、花序宽度和花冠直径均极显著地大于地方品种、选育品种。5.Q型聚类分析结果将199份种质资源在L=87.31水平分为栽培品种和野生资源两大类,在L=34.92水平分为五个组群,组群内来源地相同的种质资源多数能聚为小组,显示出较近的亲缘关系;R型聚类分析结果将86个性状明显聚为3组,多数性状两两相关或相关密切:主成分分析表明,86个性状可简化为28个主因子,其累积贡献率达74.7%,根据28个因子载荷量,选出影响力比较大的性状5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