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检查点分子在食管鳞癌人群的表达及TILs浸润特征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yxw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EC)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所有肿瘤第8位,尤其在中国高发,豫北地区尤其是林州地区发病率居世界第一。食管鳞癌是中国范围内最常见的食管癌组织学类型,占90%以上。因为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缺乏,很多患者一旦发现即处于晚期,丧失了绝佳的治疗机会。尽管近年来以手术为主的治疗方法不断改进,但其死亡率居高不下,居所有肿瘤第6位,五年生存率约15%-34%,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其发病机制考虑跟患者生活习惯、饮食结构、长期慢性刺激及基因有关,但仍不明确。因此,深入研究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其合适治疗方案是当前重要任务。肿瘤微环境是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时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有利于肿瘤生长的环境,其具有低氧、高渗透性等特点,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很大影响。肿瘤发生初期,T细胞还能被激活,但随着肿瘤的不断进展,抗原持续暴露,使T细胞功能及发生记忆T细胞分化程序发生明显改变,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能力明显下降,细胞毒性、增殖能力及自我更新能力明显削弱,发生T细胞衰竭,甚至无法分化为记忆T细胞而发生细胞凋亡。T细胞衰竭发生后,会产生许多免疫检查点,如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T细胞免疫球蛋白3(T cell immunoglobulin mucin 3,TIM-3),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LAG-3),B和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腺苷A2A受体(A2A adenosine receptor,A2AR)等,这些免疫检查点的高表达会与各自配体相互作用,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导致肿瘤进展。随着免疫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T细胞免疫治疗被认为现有阶段最重要和最有希望治疗肿瘤的方法,以PD-1和CTLA-4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给很多肿瘤患者带来了希望,但仍发现很多患者治疗无效或者效果不佳,了解治疗方法失败的原因是当前研究的关键。在本研究中,我们收集食管鳞癌患者手术切除的食管癌组织标本,选择了6种免疫检查点分子,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各个免疫检查点分子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这些分子与各个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对生存期的影响,并进行Western blot及q RT-PCR定量检测,探讨其中可能存在的机制,从而认识免疫检查点分子对食管鳞癌的影响。实验室分选患者血液和肿瘤中的T淋巴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从转录水平进行对比二者的基因表达状况,以及肿瘤相关细胞因子,趋化因子,T淋巴细胞活化相关通路的差异性表达,进而对食管鳞癌患者浸润性淋巴细胞中高表达基因NFATC2进行检测,研究其与免疫检查点分子的相关性,并在C57BL/6小鼠中敲除Nfatc2,比较Nfatc2缺失小鼠与野生型小鼠之间PD-1、TIM-3及BTLA三个抑制分子的表达差异,为后续工作提供基础性及支撑性资源,也同时进一步揭示T淋巴细胞在肿瘤调控方面的作用。第一部分食管鳞癌组织中各免疫检查点分子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研究方法经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回顾性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接受食管癌根治手术治疗的161例食管鳞癌患者石蜡标本,所有患者未进行术前治疗。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所有标本中PD-1、CTLA-4、TIM-3、LAG-3、BTLA、A2AR的表达进行测定,采用χ~2检验比较各免疫检查点分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使用Log-rank法检验比较不同组生存曲线差异,采用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并对独立危险因素PD-1、TIM-3及BTLA进行Western blot及q RT-PCR定量检测。结果1.PD-1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及周围淋巴结有无转移密切相关,CTLA-4阳性表达与患者饮酒及周围淋巴结有无转移密切相关,TIM-3阳性表达与患者肿瘤浸润深度及周围淋巴结有无转移密切相关,LAG-3阳性表达与患者肿瘤病理分型,分化程度及周围淋巴结有无转移密切相关,BTLA阳性表达与饮酒,患者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及周围淋巴结有无转移密切相关,A2AR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及周围淋巴结有无转移密切相关(P<0.05)。2.单因素生存分析表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PD-1、CTLA-4、TIM-3、BTLA、A2AR为影响食管鳞癌患者总生存期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的分化程度(HR=0.294,95.0%CI:1.055-1.707,P=0.017)、淋巴结转移(HR=0.897,95.0%CI:1.654-3.637,P=0.001)、PD-1(HR=0.543,95.0%CI:1.075-2.757,P=0.024)、TIM-3(HR=0.788,95.0%CI:1.203-4.018,P=0.001)、BTLA(HR=0.563,95.0%CI:1.075-2.868,P=0.025)可做为影响食管鳞癌患者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3.Western blot及q RT-PCR定量检测显示,PD-1、TIM-3、BTLA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PD-1与TIM-3,PD-1与BTLA,TIM-3与BTLA的共表达显著降低了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期(P<0.05)。结论食管鳞癌患者中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PD-1、CTLA-4、TIM-3、BTLA、A2AR为影响总生存期的危险因素,而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PD-1、TIM-3、BTLA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D-1与TIM-3,PD-1与BTLA,TIM-3与BTLA的共表达显著降低了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期,为联合靶向免疫检查点分子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和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表达特征研究方法经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7名手术患者,抽取术前2h外周静脉血,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层,并分离提取新鲜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将两者淋巴细胞表面蛋白进行流式染色,记录的数据通过FLOWJO 10.0.版本进行分析。磁珠分选外周血和肿瘤中CD3阳性细胞,对14个样本进行微量细胞的RNA提取并进行测序,从而比较外周血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转录组水平,将筛选到的差异性表达基因富集在具体的信号通路,从而分析肿瘤微环境和T淋巴细胞相互调节的具体通路参与情况。对高表达基因NFATC2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分析其与PD-1、TIM-3、BTLA的关系,进行流式染色测定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NFATC2磷酸化的表达,并在C57BL/6小鼠中敲除Nfatc2,刺激T细胞使之诱导抑制分子的表达,比较Nfatc2缺失小鼠与野生型小鼠之间PD-1、TIM-3及BTLA的表达差异。结果1.患者的外周血与肿瘤组织进行对比,都存在大量的差异性表达基因,每组差异性表达基因的数量范围为8048-12819,平均差异性表达基因数量为11477。2.患者同一组织的相关性较好,但是肿瘤与外周血对比相关性相对较弱,具有明显的差异性。3.NFATC2与PD-1、TIM-3与BTLA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4.肿瘤组织CD4和CD8 T细胞中NFATC2的磷酸化水平中均显著高于外周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PD-1、TIM-3与BTLA在Nfatc2缺失小鼠中的表达显著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本研究基于相同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在全基因组水平的RNA测序分析,发现了肿瘤组织中T细胞基因表达与外周血T细胞存在巨大差异,全基因组RNA测序结果证明了肿瘤微环境对T细胞存在强效的调控作用。并发现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高表达基因NFATC2与PD-1、TIM-3与BTLA表达显著正相关,敲除Nfatc2可以明显降低PD-1、TIM-3及BTLA的表达,表明NFATC2为调控T细胞抑制受体的重要转录因子。
其他文献
酶是一种重要的、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具有催化反应的条件温和、活性可调等优点。但是,酶催化剂也具有容易失活、稳定性和耐用性差、生产成本高缺点等。酶的固定化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策略。利用固定化酶催化反应,可以在反应结束后高效完成酶和反应体系的分离,简化后续产品的分离纯化工艺,实现酶的回收利用,显著降低成本。酶固定化要求最大程度地保持酶的活力和稳定性,以满足重复使用的要求。开发
学位
从弹性景观设计角度探索滨河景观空间如何更好地适应河道洪水水位变化影响,以蚌埠主城区淮河河道生态修复工程为例,分析项目所在范围河段水文信息,针对目前滨河滩地存在的问题,结合蚌埠人民对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美好愿景,以弹性景观设计为切入点,通过场地竖向营造多级弹性空间:一级景观区、二级景观区和三级景观区,实现了不同水位下的弹性空间,既保证了对洪水的适应能力,又营造了多样性的景观。在提高蚌埠主城区淮河河道
期刊
第一章RAB15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的临床意义及分子机制研究研究背景食管癌是最常见的恶性消化道肿瘤之一,包括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和食管腺癌(ESCA)两种主要的病理类型。中国是ESCC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显著的地理分布差异,提示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食管癌具有起病隐匿、易侵袭转移和复发的特点,大多数患者是死于肿瘤的远处转移和复发,这是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改善预后的主要
学位
第一部分诊断超声联合微泡对高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背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高糖状态引起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可以导致内皮功能障碍、心肌纤维化及氧化应激,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以及内源性的心肌细胞损害最终引起与高血压、冠心病等无关的心肌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特异性心肌病变,称之为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
学位
中国的发展实践表明,无论谋发展,还是求治理,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既需要有制度支撑,也需要有政策支持。良好的制度保障与强有力的政策执行相结合才能更好的转化为治理效能。政策执行作为实现治理目标的重要工具,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环节。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基层公职人员政策执行行为表现及其行动结果的集合构成了政策执行效果的最终具象化形态。在中国现行政治体制安排下,基层公职人员如何认知和具体执行相关政策内容,则成为
学位
背景大肠埃希菌是一类具有复杂基因组结构及致病机制的细菌,其可引起轻度腹泻、出血性腹泻、溶血性尿毒症、尿路感染等多种疾病,甚至致人死亡,给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CRISPR广泛存在于细菌及古细菌中,具有高度遗传多态性并蕴含丰富的菌株变异进化信息,可作为阐明细菌种群进化及鉴别高毒力菌群的重要分型靶位。CRISPR分型技术在大肠埃希菌中的应用将对监测大肠埃希菌的流行及控制由该细菌所引起的疫情暴发具有重要
学位
随着能源消耗的加剧,节能技术的开发应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需求。应用有机朗肯循环(ORC)技术将低品位的热能转变为高品位的电能,是合理利用中低温热源的有效技术。膨胀机作为ORC热功转换的关键设备,其性能对ORC系统的影响极大。而目前膨胀机多存在效率低、泄漏严重、可靠性差等缺点,成为制约ORC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急需开发高效稳定透平膨胀机。另外,由于热源和冷源存在波动、不稳定等状况,研究ORC
学位
金属钼(Mo)因其优异的导电、导热和化学稳定等特性在航空航天、电子通讯及光伏新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金属Mo薄膜以较低的接触电阻及良好的热稳定性成为背电极的理想材料,可显著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及其热稳定性。目前,Mo薄膜作为背电极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兼得好的粘接性能和优异的电学性能。为解决该问题,本文分别从Mo靶材的微观组织、单层Mo薄膜的热处理方式、双层M
学位
研究背景肿瘤作为一种衰老性疾病,其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迅速上升。已有研究报道,与年轻肿瘤患者相比,年老的患者肿瘤的转移率更高,总生存率更差,并且对靶向治疗的反应性也更差。免疫系统是哺乳动物中一种有效的保护性生理系统。免疫系统的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反应均与年龄相关变化有关,这称为免疫衰老。免疫系统在控制肿瘤进展的方面非常重要,因此老年人的免疫功能障碍可能会损害免疫监测,从而促进年老患者的肿瘤进
学位
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仍高居首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病理性心室重塑,包括心肌肥厚和纤维化,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导致心力衰竭的最后共同通路。已有研究报道,表观遗传调控,尤其是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修饰与心肌肥厚和纤维化密切相关。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可特异性去除组蛋白3(H3)第4位和第9位赖氨酸(K4和K9)的单双甲基,在胃癌,小细胞肺癌(SCLC)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