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系统地整理了《内经》“治未病”学术思想及历代医家的实践经验,探讨了《内经》“治未病”理论的内涵和实践性,以及“治未病”思想对亚健康的防治思路;并结合对本校学生健康状况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研究中医健康教育防治亚健康的临床效应,发挥中医学防治亚健康的潜在优势,从而可以拓展中医学术新的生存空间,使其在促进世界医学的进步与发展中发挥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现代医学观念已逐步由治疗疾病转向预防疾病,预防医学的思想在《内经》的“治未病思想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治未病”思想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应用,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学说。然而这一超前进步的学术思想在当代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 现代社会将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并对其进行了积极的研究探讨。“亚健康”概念的提出,说明人们正在逐步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内经》的“治未病”思想正可以通过这一着眼点得到开拓发展。 亚健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目前学校教育忽视健康教育,已有学者对中学生、大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学生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本课题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进行了亚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包括健康状况、亚健康影响因素、亚健康症状、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生存质量等多方面的内容。并对其中部分本科生进行了3个月的健康教育,对其讲授健康知识,鼓励其践行养生之道,建立健康行为,然后再次进行同样的亚健康状况问卷调查,最后将所收集数据建立数据库,通过对亚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健康教育前后健康状况、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生存质量等的变化,研究医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较突出的症状,以及健康教育的效应,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高校学生亚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结果显示,亚健康影响因素,本科生主要集中在考试成绩不理想、经济压力、缺乏运动等方面,研究生主要集中在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缺乏运动、生活作息不规律等方面。与亚健康关系较密切的亚健康症状本科生主要为疲劳感、记忆力减退、四肢乏力、嗜睡、孤独、情绪不稳定、易怒等,研究生主要为思维效率低、用脑后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四肢乏力、项背酸痛、失眠、多梦等。 由于调查对象是医学生,学习任务重,研究生的科研和临床工作比较繁忙,所以学习和工作的压力较大,空闲时间较少,不注重体育锻炼,生活作息又不规律,影响到生理和心理的平衡调节,出现疲劳、失眠、健忘等亚健康症状。本科生处于情绪易波动的年龄,而研究生阶段情感自控力相对本科生较强,所以本科生有较突出的不良情绪,研究生则不显著。所以亚健康问题的解决要十分注重体育锻炼和生活作息规律化,以帮助体力的调节和恢复,本科生同时要注重集体活动和心理调节的学习锻炼。学校则应在这些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采取相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