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和磷的适宜水平研究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项研究包括四个试验,旨在研究探讨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utus)配合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磷的适宜水平,以及饲料中适宜的动物蛋白/植物蛋白的比例,为配制泥鳅饲料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一研究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泥鳅生长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25%、30%、35%、40%、45%)的试验饲料对泥鳅生长和鱼体肌肉成分的影响。以进口鱼粉、豆粕、花生粕、谷阮粉、α-淀粉、混合油脂等为原料配制成5种试验饲料,初始平均体重为2.3g的试验鱼放养在15个0.5m×0.35m×0.42m水族箱中,每组3个重复,每箱45尾,饲养周期为50d,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作为评定指标。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泥鳅的生长影响显著(P<0.05),以蛋白质水平为39.68%最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蛋白质水平对饲料效率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以蛋白质水平39.68%最佳,显著高于蛋白质水平24.18%组(P<0.05)。通过增重率与饲料蛋白质水平二次曲线回归分析,得出饲料蛋白质最适宜水平为39.43%。 泥鳅肌肉的蛋白质含量与生长有关:特定生长率大时,肌肉蛋白质含量高,特定生长率低时,肌肉蛋白质含量低。泥鳅肌肉的脂肪和水分含量各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9.68%时出现最低。为维持泥鳅较好生长和肌肉品质,饲料中蛋白质适宜需要量为34.31%~39.68%。 试验二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泥鳅生长和肝体比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脂肪水平(3.5%、5.5%、7.5%、9.5%、11.5%)的试验饲料对泥鳅生长和鱼肝体比的影响。以进口鱼粉、豆粕、花生粕、α-淀粉、混合油脂等为原料配制成5种试验饲料,初始平均体重为1.5g的试验鱼放养在15个直径0.42m高0.85m的圆桶形周转箱中,每组3个重复,每箱30尾,饲养周期为50d,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作为评定指标。结果表明:饲料脂肪水平对泥鳅的生长有显著影响,以脂肪水平为7.90%最佳,显著高于其他各试验组(P<0.05),脂肪水平对饲料效率的有显著影响(P<0.05),以脂肪水平为7.90%最高,高于1、2、5组。通过增重率与饲料脂肪水平二次曲线回归分析,得出饲料最佳脂肪最适宜水平7.68%。 泥鳅肝体比受饲料脂肪水平影响显著:饲料脂肪含量11.87%试验组显著高于3.67%组(P<0.05),其他各试验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试验三研究泥鳅饲料中适宜动植物蛋白比例。配制总蛋白质含量为39.0%、脂肪含量为7.6%的5种饲料,以进口鱼粉、啤酒酵母为动物蛋白源,豆粕、花生粕为植物蛋白源,其他原料有次粉、α-淀粉、混合油脂、粘合剂及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等。通过改变鱼粉和豆粕的量来调节动植物蛋白比,分别为1:2、1:1、2:1、3:1和4:1,配制成5种饲料,试验泥鳅选择平均体重1.4g的泥鳅,放养在15个直径0.42m高0.85m的圆桶形周转箱中,每组3个重复,每箱30尾,饲养周期为50d。结果表明:随着饲料动物蛋白/植物蛋白比的增高,泥鳅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也随之增高,但当动植物蛋白比增高达到一定水平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不再升高,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方差分析表明饲料动植物蛋白比为2:1时,泥鳅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都是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试验组(P<0.05),增重率与饲料动植物蛋白比呈二次曲线关系,分析得到最佳动植物蛋白比为2.5:1。 泥鳅肌肉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受饲料动植物蛋白比影响不显著,但肌肉的蛋白质朋旨肪比例以饲料动植物蛋白比为2:1最大,显著高于动植物蛋白比为1:2试验组。 试验四研究泥鳅饲料中适宜的磷含量。配制总蛋白质含量为39.0%、脂肪含量为7.6%的5种饲料,原料为进口鱼粉、啤酒酵母、豆粕、大豆分离蛋白、花生粕、次粉、α-淀粉、混合油脂、粘合剂及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等。以Ca(H2PO4)2·H2O为磷源,调节磷含量分别为0.55%、0.80%、1.05%、1.30%、1.55%,试验泥鳅选择平均体重1.4g的泥鳅,放养在15个直径0.42m高0.85m的圆桶形周转箱中,每组3个重复,每箱30尾,饲养周期为50d。结果表明,随饲料中磷含量的升高,鱼体增重率、饲料效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增加(P<0.05),饲料磷含量0.84%试验组达最大,然后随着饲料磷含量的增加,这些指标显著降低(P<0.05);饲料不同磷含量对鱼体肌肉水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泥鳅脊椎骨中灰分、钙和磷含量随着饲料磷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各试验组间差异显著(P<0.05),为维持泥鳅最佳生长和骨骼磷沉积,饲料中磷的需要量为0.84%~1.04%。
其他文献
浅色黄姑鱼和凡纳滨对虾是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种类,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本研究用线粒体16S rRNA基因结合PCR-RFLP技术,对浅色黄姑鱼2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对石
近江牡蛎(Ostrearivularis)广泛分布在我国南北沿海,多栖息在河口附近盐度较低的内湾,是我国主要的养殖贝类之一。作为经济贝类,通过对其分子遗传学水平的研究可以让人们更好的
用RAPD技术对取自福建和珠江口的2个天然群体黄鳍鲷和胶州湾(青岛)、台湾海峡(厦门)和北部湾(海南)的3个天然群体各24尾真鲷和黑鲷进行群体内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分
该文根据2001~2004年间进行的渔用自增强聚乙烯和普通聚乙烯单丝结构与性能的比对试验,结合历年的统计资料,对渔用自增强聚乙烯单丝拉伸力学性能、耐磨性和耐老化性进行了研
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勒氏笛鲷、金焰笛鲷、红鳍笛鲷、紫红笛鲷、画眉笛鲷、星点笛鲷、约氏笛鲷、千年笛鲷和金带笛鲷的mtDNA的16SrRNA的部分基因片段进行了扩
该论文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了变温中国对虾生长的影响,并对其生物能量学机制进行了探讨.主要成果包括:确定了中国对虾在恒温条件下的最佳生长温度;对比了中国对虾在昼夜循环的
本文的研究区域为31°00′~32°00′N、125°00′E以西,禁渔区线外的长江口渔场,利用2000-2002年在长江口渔场的底拖网调查资料,主要用渔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常用的相对重要性指数
由于蓝藻的光合能力以及它们清晰的遗传背景,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改造的手段来改造蓝藻,使其能够生产不同的生物燃料。然而,目前蓝藻生产生物燃料的成本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仍然不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