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及其转移模式选择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yy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其实质是就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变动的调适,它具有工业化、资源配置优化和国民致富的意义。 90年代中后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因乡镇企业主渠道的吸纳能力不断下降,城市企业则在下岗分流,解雇农民工等等原因而出现吸纳渠道不畅,这是经济结构转换调整的现象。此时,若中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其回流会使产业结构调整失去劳动力市场真实的供给状况这一重要参量,不考虑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工业化无异于重走二元经济老路。为了避免这个后果,我们必须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本文认为分工不足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不足的重要原因。分工不足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它包括了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不足及生产结构的单一化。从需求方面来讲,专业化程度低使最终消费品,中间产品需求不足,从供给方面来讲,生产的个性化和产品的差异程度不足导致过度竞争,使市场低迷、经济紧缩,难以带动就业。 而分工的充分演进能通过市场容量及经济的不断扩张带动就业。原因在于:选择分工的同时就选择了交换,用杨格的话来说:“一种商品的供给就是对其它商品的需求。”分工既激活了潜在需求,又承认了既有的供给。只要保证分工充分演进,就能保证就业岗位的生成,因而在提倡提升产业结构时更要注重保证在各种即定技术水平下生产结构的多样化,其途径是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及制度创新、市场创新。生产结构多样化的意义在于可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岗位的产生。所以针对国情,我们应该本着分工原则,重构分工生产体系。 我国城乡通过分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四种模式:不离土不离乡搞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离土不离乡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小城镇发展模式、离乡入城模式。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吸纳
其他文献
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提供农村公共产品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存在很大
针对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存在的一些不足,即微生物的混合培养,泥龄,碳源和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问题,概要介绍了双循环两相生物处理(BICT)工艺,厌氧/缺氧和硝化(A2N)工艺,BCFS
<正> 拉美国家近年来纷纷同古巴复交或实行外交升格,美国长期构筑起来的孤立古巴的围堤在坍塌。这种局面已引起美国的不安。 一九五九年初古巴革命政府建立以后,美国借口防止
分析当前我国中小型农村水利实施在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阐明解决这些问题的重大意义。顺应分权、协商、参与公共事务决策和管理的发展趋势,根据
本文以“新疆德隆”为例进行案例研究,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从金字塔结构,大股东掏空行为、关联交易、利益转移以及委托代理问题等方面进行有效分析。为了完善我国公司中的法人治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 (DCM)的临床分期 ,评价 DCM不同阶段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来自国内16所医院的 DCM患者 2 2 1例 ,按 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临床分期 :无心力衰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我国有近13亿人口,8亿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源有很大发展潜力,但是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低下的现状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腾飞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巨大障碍。随着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正处于转型、过渡阶段,“线断、网破、人散”等问题日见突出,建立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是新时期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迫
多民族、多文化以不可阻挡之势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特征。各种族、性别、民族等问题以前所未有的尖锐程度凸现,各种文化、政治、经济诉求严重地冲击着自由主义理论的诸多前提
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利用世界银行对中国企业的调查数据,考察了企业间关系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与下游客户和上游供应商之间建立更为紧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