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切除术是治疗肝癌的最有效手段。术后剩余肝脏体积及储备功能不足所致的急性肝功能衰竭是肝切除术后致命的并发症,研究发现当正常肝脏术后剩余肝脏体积(futureliverremnant,FLR)/总肝体积(totallivervolume,TLV)小于25%,病理肝脏(慢性肝炎、肝硬化、近期行化疗患者)的FLR/TLV小于40%,术后出现肝功能衰竭的风险很大。如何有效增加肝切除术后剩余肝脏体积(FLR)及储备功能,提高肝脏肿瘤手术的安全性,一直是肝脏外科致力解决的问题。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在肝切除前实施拟切除侧肝脏的门静脉结扎(portalveinligation,PVL)或门静脉栓塞(portalveinembolization,PVE),并且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门静脉结扎或门静脉栓塞可导致缺血侧肝脏的萎缩,而使对侧肝脏再生肥大,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在大鼠门静脉结扎后肝组织再生过程中表达的改变及意义。 方法 9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肝动脉结扎组以及门静脉结扎组。通过手术结扎大鼠肝动脉头支、门静脉头支的方法来建立肝再生模型,分别观察并测量各组术后12h、24h、48h、72h、168h结扎侧和非结扎侧肝脏体积和重量的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迹(Westernblot)技术检测非结扎侧肝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检测非结扎侧肝组织中磷酸烯醇氏丙酮酸羧基酶(phosphoenolpyruvatecarboxykinase,PEPCK)的表达,所有实验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大鼠70%门静脉结扎后,结扎侧肝叶呈进行性萎缩变薄,非结扎侧肝叶逐渐肥大再生。门静脉结扎组非结扎侧肝叶占全肝体积和重量百分比与假手术组和肝动脉结扎组比较术后12h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术后时间延长,这种差异越来越明显。 2.大鼠70%门静脉结扎后非结扎侧肝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和PEPCK含量与假手术组和肝动脉结扎组比较术后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IF-1α于术后12h开始升高,24h达高峰,随后24h-168h缓慢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EPCK于术后24h开始升高,48h达高峰,48h-168h缓慢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 3.HIF-1α的表达和PEPCK含量与门静脉结扎后非结扎侧肝脏体积和重量增加密切相关,门静脉结扎后HIF-1α表达与PEPCK含量呈正相关,并且领先于PEPCK表达。 结论 大鼠门静脉结扎后结扎侧肝脏萎缩而非结扎侧肝脏再生肥大。再生肝组织中HIF-1α表达显著升高,并且领先于PEPCK的表达,HIF-1α可能通过调控关键酶PEPCK的表达来促进肝细胞糖异生活性,保证了机体和肝细胞的能量供应,从而在肝再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