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分布式地物的PolSAR影像极化定标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y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AR,PolSAR)技术是遥感对地观测的重要手段,该技术能够全天时、全天候地获取地表的观测影像,为地物解译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测绘、海洋、林业、农业、军事、地质、考古等领域。因为PolSAR观测具有诸多的优势,近20年来国内外各个科研单位不断推出新型的PolSAR系统。PolSAR系统的快速发展在为遥感应用与研究提供海量数据的同时,对影像的定标处理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PolSAR系统在观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天线串扰、通道不平衡、系统噪声等误差,观测影像需要极化定标处理才能进一步用于分析和应用。本文针对当前SAR影像极化定标研究中出现的定标参考地物提取不准确、基于分布式地物的极化定标算法低估串扰误差、SAR影像的极化质量评价不够客观准确等问题,通过研究分布式地物的散射特征和统计特性,准确提取极化定标参考地物,建立联合利用定标器和分布式地物的极化误差解算方法,以提高和改善PolSAR影像的质量。目前PolSAR影像的定标主要分为两类方法。第一类基于分布式地物的反射对称性和散射互易性解算极化误差,该类方法能够降低定标算法对人工定标器的依赖,较为适合机载SAR影像的定标。但这类方法存在极化定标参考地物提取不准确、低估串扰误差等问题。另一类方法基于人工定标器解算所有的极化误差参数,定标结果客观准确,但需要大量的前期定标场建设工作,且在定标中未考虑系统噪声的影响,更适合星载SAR影像的定标。本文针对这两类方法各自的问题分别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工作主要包含以下方面:(1)系统地分析了PolSAR系统观测的信号传播过程和极化误差来源,基于极化误差模型,并以角反射器的极化响应图为例分析了天线串扰、通道不平衡幅度、通道不平衡相位对地物散射的影响特点。介绍了SAR影像的极化定标框架,分析总结了完全采用人工定标器、采用分布式地物和定标器组合、以及不依赖人工定标器的极化定标方法的基本原理、算法特点和发展趋势。(2)在基于分布式地物的SAR影像极化定标方面,本文针对极化定标参考地物提取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采用螺旋散射比率的极化定标参考地物提取方法。该算法基于极化误差模型构建了螺旋散射比率特征,分析了该特征对不同类型极化误差的抗干扰能力,并利用其统计分布特点建立了一种新的阈值分割算法,实现了反射对称性定标参考地物的自动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极化误差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改善基于分布式地物的极化定标算法的效果,提高影像的极化质量。(3)在极化误差参数解算方面,本文通过研究系统噪声与极化误差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噪声对影像极化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联合采用人工定标器和分布式地物的极化定标方法,较为适合星载SAR影像的定标。该方法采用有源定标器解算串扰误差,避免分布式地物算法低估串扰的问题,利用分布式地物的散射互易性解算通道不平衡误差,并考虑减小了系统噪声对误差参数解算的干扰。实验采用GF-3卫星影像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保证定标后影像中地物的散射特性,进一步提升影像的极化质量。(4)在影像极化质量评价与改善方面,本文针对当前影像评价方法不够全面准确的问题,总结了极化定标野外飞行实验的设计原理,并根据定标器的情况提出了系统性的PolSAR影像极化质量评价方案,采用该方案对国产GF-3卫星影像和国产机载系统影像进行了质量测评,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影像的质量情况。研究还采用分布式地物定标算法对极化残差过大的影像进行了定标改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定标后地物的散射特征准确,定标处理降低了影像中的极化残差,显著改善了影像质量。
其他文献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复杂疾病,尽管已经开展了大量通过调控兴奋性中毒、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等方面进行神经细胞保护的临床干预治疗研究,但一些在模式动物实验中获得较好效果的方案在临床转化试验中均以失败告终;同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rt-PA)又因其极短的治疗窗口而难以在大量患者中使用。因此进一步深入解析脑缺血再灌注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损伤机制,寻找有效的防治药物靶
现实空间见证了社会事件发生的事实,但很难提供相关信息实现社会事件发展状态的预测。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虚拟空间已经基本形成。现实个体通过参与社会事件,并在虚拟空间中分享、传播社会事件相关信息,将社会事件映射到虚拟空间中,从而使两者之间的关联性逐步增强。虚拟空间记载着事件发生过程,借助虚拟空间中相关信息来量化、分析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之间的关联性,可以预测社会事件在现实空间的发展状况,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突破,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整个互联网传播数据不再是单一的文本数据,而是由多样化形式数据共存,如:图像、音频和视频等。互联网本质是分享、互动、虚拟、服务,实际上这四项都离不开社交功能,其背后的本质就是“数据的流动”。互联网让数据在人和设备二者之间产生了自由流动,通过数据把世界连接了起来,这是互联网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它让人类实现互联,分享信息,发现兴趣,共同受
在欧洲近代认识论的转向之下,康德宗教哲学的逻辑进程展现为康德毕生对自我与上帝之关系的思考。并且,由于存在论在欧洲中世纪以来一直被基督教神学所扮演,形而上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神学形而上学。康德通过对自我认识能力和心灵能力的批判性考察,严格确定了具有曲行性认识的人们所理解的上帝,在批判传统神学形而上学的同时,试图为人们的信仰作出辩护,同时也力图重新奠定形而上学的基础。在前批判时期,康德虽然初步认识到莱布
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体系化课程。大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普遍不成体系,成为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掣肘。台湾高校比较多地在学校、学院、学系不同层级上开发出了创新创业教育学程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学程课程是由不同院系所科目按照内在关联整合开发而成的体系化跨领域课程。由于创新创业活动需要跨领域知识和能力,台湾高校开发的创新创业教育学程课程能更好满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本文旨在通过多面向了解台湾高校创新创业教
水资源危机可能是21世纪人类将要所面临的最大危机。水资源危机导致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面临着严重的水匮乏和水污染的困扰。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多达数十亿人口的生命、生存和健康问题,也影响到人作为人应当追求幸福的权利和享有尊严生活的权利。因此,从水对于人的生命和生存的根本性意义上讲,有关水的一切问题即有关人的一切问题,将人权与人的享有水的权利相连结,围绕着人的尊严和适足生活所构建的人权法律体系为我们解决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任制度的诸多内容,为之提供了必要的宪制规范基础。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引领下,香港特区行政长官选任制度从其诞生之初就发挥着彰显国家主权、助力特区善治、满足香港高度自治的民主政治诉求等多方面重要作用。然而,已经实践了20余年的行政长官选任制度也开始不断暴露出诸多问题,如难以充分体现行政长官宪制地位、选举方式的民主性不足、较难回应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武装冲突从陆地、海洋、空气空间、网络空间扩大到外层空间的可能性正在加大,这需要国际人道法从规则层面作出及时回应。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就国际人道法规则能否适用于外层空间、何时开始使用于外层空间、与同样适用于外层空间的外空条约体系的关系、如何具体适用于外层空间进行了详细讨论,以期望尽可能的澄清外空武装冲突背景下与国际人道法适用相关的所有重要问题。第一章对外空武装冲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合宪性审查有利于保障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当下已经获得了党和国家的广泛关注及大力支持,2018年3月宪法修改将“法律委员会”更名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8年6月22日作出决定,明确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承担“推进合宪性审查”等多项职责。上述决策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权衡之后,作出的理性选择,是最符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且对现有制度模式冲击最小的改革方案。理论界呼唤多年的宪法监督制度,即将
本研究将僧尼参与的与佛教相关的个性化文字生产活动称为“佛教书写”,它是僧尼们个性化的心灵表达及铭记方式。在比丘尼佛教书写这一概念中,比丘尼既是佛教书写活动的主体,也是僧人书写的对象。本论文以六朝时期比丘尼为主体的书写活动及所产生的文本,如造像记、写经题记、墓志文等,以及这一时期僧人对比丘尼的书写为研究对象,旨在多角度发掘和考察六朝时期比丘尼这一佛教女性群体的历史形象、人格特质及文学、文化贡献。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