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梾(Cronus walteri)为山茱萸科梾木属落叶乔木,是重要的油料树种和用材树种。毛梾的果实和种子可以榨油,供食用和药用,但榨油后产生大量油饼造成资源浪费。近几年来,有关毛梾分布范围、种植栽培、生物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对毛梾的深加工产品进行的研究还很少,因此,若将毛梾果肉或者榨油后的油饼充分利用,不仅能节约资源,还能拓展毛梾的应用领域,而且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因此,毛梾果皮中黄酮的提取及利用具有深远意义,同时也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以脱脂的毛梾果皮为原料,对其中的黄酮进行提取纯化,探究其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法,探究甲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毛梾果皮黄酮得率的影响,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甲醇浓度60%、料液比1:30、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80℃,此工艺条件下黄酮得率为2.23%。2.通过静态吸附和解吸试验,确定了NKA-9作为毛梾果皮黄酮纯化的最佳树脂。通过动态吸附和解吸试验,得到NKA-9吸附毛梾果皮黄酮的最佳条件为:用60%乙醇作为洗脱液,上样液pH值为5、上样液浓度为0.128 mg/mL、洗脱速率为1 mL/min。3.通过紫外光谱分析,毛梾果皮黄酮在364 nm、256 nm和217 nm处有吸收峰,与黄酮类化合物的理论吸收峰基本一致。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1517.871741.87 cm-1处有芳环的骨架振动峰和羰基的C=O伸缩振动峰;13001140 cm-1处有C-O和C-C振动峰,推断有苯酰基Ar-CO-,是黄酮吸收带II的结构;891.60 cm-1、825.30 cm-1、719.70 cm-1有芳环的弯曲振动峰。通过液质联用技术初步分析,毛梾果皮中的黄酮为槲皮素和山奈酚。4.对毛梾果皮黄酮进行稳定性试验的研究表明,毛梾果皮黄酮的热稳定性较好,能耐受较高温度,但不具有良好的耐光性,在室内散射光和室外强光下不稳定,避光条件下相对稳定。葡萄糖、蔗糖、氯化钠等食品添加剂对毛梾果皮黄酮基本没有影响,可以选择柠檬酸作为毛梾黄酮的护色剂。金属离子Na+、K+、Zn2+的存在,对毛梾果皮黄酮的稳定性及色泽基本无影响,但Fe3+和Fe2+会使毛梾果皮黄酮的颜色变深,所以应该避免与Fe3+和Fe2+的接触。毛梾色素在pH为2、4、6时较稳定,但在pH为8时颜色开始变深,黄酮可能发生了变性。5.探究了毛梾果皮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毛梾果皮黄酮具有一定的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其中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其羟自由基清除率从16.02%能增加到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