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麦斯维尔·库切是南非最好的小说家之一。他曾两度获得英国布克奖(分别是1983年的《迈克尔·K的生活与时代》和1999年的《耻》)并于2003年获得世界文学最高奖-诺贝尔文学奖。《凶年纪事》(2007)是库切的第13本小说。小说有两名主人公。小说前半部分是南非老作家J.C有关于政治和民主的争论,关于虐待囚犯等等,后半部分由两个叙述者从各自的视角讲述了一个故事:南非老作家J.C应德国出版商之邀写下的思想看法,另一个叙述者是J.C的邻居,漂亮迷人的女孩安雅,被J.C雇来打印他的手稿。在《危言》完成的过程中,安雅逐渐接受了J.C的思想。本文拟通过运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对库切的最后一本小说《凶年纪事》进行解读。本文共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包括作者介绍、作品简介和国内外文献回顾。第二部分为论文主体,共3章。第一章从理论基础开始,简要介绍对话理论。对话理论是由俄罗斯文学批评家米哈伊尔·巴赫金提出的。巴赫金指出:文学作品不再仅仅是作者本人意识形态的体现,而是一种独立的存在形式。这种独立性也体现在作品中人物的身上,他们不再受作者意志的支配,而是有着独立意识形态的个体。作品中人物之间同样不再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因此他们的话语都是独立并且是平等。(巴赫金,1984:62)巴赫金所指的对话并不等同于普通意义上的对话,而是指小说人物之间、作者和人物之间、人物自身的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因此,一个文本不再是作者单一的声音,而是由多种声音构成的复调。第二章是对小说凶年记事的两大章节“危言”和“札记”中的政治言说和社会评论进行解读。第三章主要分析小说中两个主要角色J.C和安雅各自的对话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小说中人物(J.C. as a character and Anya)之间的对话关系,作品中人物(Anya and J.C. as characters in the second part)和小品文作家之间的对话关系,以及作家库切本人有意将小说话语作为一个反历史话语,或是作为一个大型对话场的意图,及在他们各自对话中产生的不同声音之间的碰撞,使我们深刻地领略到此文本话语的对话性、开放性等。第三部分为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综上所述,库切运用对话性和小说的开放性对抗传统历史话语的封闭、独白的写作模式,对凶年记事的解读可以使读者对小说的社会意义看的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