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研究——基于金融机构区位选择的视角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国内一些中心城市陆续提出要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利用区位理论,从金融机构的区位选择入手,对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进行了研究。
  本文在回顾了古典区位论及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影响经济主体区位选择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发现这些因素对经济主体的影响途径是通过与空间有关的损益影响经济主体的利润预期,进而影响经济主体的区位选择。在此基础上,一方面以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和史密斯的收益性雪间界限理论为依据,对与空间有关的损益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并结合金融的特点,进而分析了金融机构不同于一般经济主体的与空间有关的损益特点;另一方面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依据,认为金融机构根据与空间有关的损益导致的区域间净损益差异不同而进行区位选择。据此,构建起金融机构区位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这一理论分析框架对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出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是金融机构区位选择形成的集聚导致的,并以长三角为例对区域金融中心形成的理论分析进行佐证。
  在对区域金融中心形成进行佐证时,运用了对比分析、因子分析和区位熵等方法。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长三角16城市的相关因素对金融机构的空间收入的影响,比较各城市对金融机构预期收入的大小;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长三角16城市的相关因素对金融机构的空间成本的影响。在分析对各种因素对金融机构空间收入与空间成本影响的基础上,比较分析金融机构在各城市的预期净损益差异,进而判断哪些城市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大,金融机构向该城市集聚,使该城市发展成为区域金融中心。
其他文献
作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方式,农产品对外贸易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近年来中国农产品贸易频遭贸易壁垒拦截,逆差持续,农产品贸易竞争力亟待提升。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广泛推崇的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长,进而为农产品国际贸易基础的增强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为农产品对外贸易竞争力增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在深入考察中
学位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所面临的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经济结构失调等问题日益突出,长期以来依靠要素和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速过渡到创新驱动阶段,依靠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离不开良好的制度安排,但今日的中国依旧未能完成相应的制度积累,必须尽快进行制度创新以补上“制度缺口”。此外,从外部来看,在现代世界经济中,国际贸易对技术创新发挥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对于我
学位
报纸
涨跌幅限制是证券市场主要的价格稳定措施之一,其主要作用是通过人为干预市场来抑制过度波动,稳定市场。学术界对涨跌幅限制的看法存在分歧。我国从1996年12月16日开始实施涨跌幅限制制度,其中非ST股票的涨跌幅限制幅度为±10%,ST股的涨跌幅限制幅度为±5%。涨跌幅限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是否提高了市场效率,设定多大的涨跌幅限制幅度比较合理等,这些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  本文对涨跌幅限制在国际和国内
学位
商业银行竞争力理论是一个仍在发展中的理论,理论的研究并不是很成熟。在国外,没有专门针对银行竞争力的理论研究,而是针对研究目的直接提出银行竞争力的研究框架。在国内,总体看来,关于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将商业银行看成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企业,基于企业竞争力的基础理论,提出商业银行竞争力理论;另一个方向则是基于竞争力的一般理论,开创性的提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理论。基于此,本文
学位
会议
期刊
学位
会议
在西方国家,零售业被称为"选址的产业",零售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就是"位置"(Location)。2004年我国零售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后,外资零售企业开始加速对我国市场的扩张,越来越多的外资零售企业进驻我国长三角区域,不仅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也带来了先进的选址方法。  首先,本文从外资零售行业相关研究、外资零售企业区位选择研究、外资零售企业区位选择实证研究三个角度回顾了有关外资零售企业区位选择及相关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