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与对策研究——以中部A省为例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dancaoz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以来,新一轮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展开。这一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顺应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龄人口减少的趋势,优化了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的配置,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教育质量,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但在政策执行中,部分地区大量撤减、盲目集中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导致种种负面问题凸显,甚至严重阻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本文以专项审计调查的形式,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取得了中部A省46个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实施前后的基础数据,经过分析,总结了这一公共政策在中部A省实施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采用文献研究法,将经济学中博弈论和公共政策制定及执行的相关理论应用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问题分析中,论证了布局调整工作中政策执行存在偏差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借鉴了国内外有益经验以及公共政策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从体制机制和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完善对策,期望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有效实施和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其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59.6%,其中29周岁以下的互联网使用者占到近一半的比例。但是与其相适应的相关法律法规却没有得到同步完善,网民使用网络时的法律意识、道德意识也没有得到共同发展。网络暴力事件的频频出现,使数量庞大的低龄网络使用群体身心发展都受到了影响。本文在梳理总结国内外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依据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选取了认知态度变量、主观
学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长期因为“高成本、低效率”饱受诟病的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开始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实践。此举打破了传统行政管理模式下,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的垄断地位。早期政府购买的公共服务主要集中在道路养护、基本设施维修等方面。与此同时,购买卫生服务的改革紧随其后,从世界范围内来说,这一举动揭开了政府购买卫生服务的新篇章。后来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倡导下,一大批国家先
信访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作为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和表达民意的重要渠道,信访制度在党政机关与公民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在六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信访制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