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财产在离婚诉讼中的确认及处理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worseb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夫妻财产制度是家庭亲属法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它不仅规范着婚姻家庭生活中个人的行为,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建国以来,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经历了数次立法演变。分别为1950年《婚姻法》、1980年《婚姻法》以及2001年修正后的《婚姻法》。现行的《婚姻法》与此前的《婚姻法》相比,立法方面有明显的进步。2001年12月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针对婚姻法修改后的一些程序性和审判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作出了解释,包括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处理程序及法律后果、子女抚养费、离婚损害赔偿等问题。2004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主要针对彩礼应否返还、夫妻债务处理、住房公积金及知识产权收益等款项的认定等问题,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裁判依据。2011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重点对结婚登记程序瑕疵的救济手段、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婚后产生收益的认定、父母为子女结婚购买不动产的认定,离婚案件中一方婚前贷款购买不动产的处理、附协议离婚条件的财产分割协议效力的认定等问题作出了解释。虽然,《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对夫妻财产制度做出了比较详尽的规定,成为审判实务中应用的主要的法律依据。但是,夫妻财产的复杂性、隐秘性、多变性,难免使审判活动进入误区。如房屋的所有权在离婚诉讼中的归属、知识产权中的财产利益在离婚诉讼中的确认、分居期间财产所有权的归属等新情况、新类型案件在审判实务中如何准确把握等问题。本文根据审判实务中遇到的上述新情况、新类型案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度进行研究,从而提出完善夫妻财产制度的立法建议。首先,完善夫妻财产制度的整体构想,通过增设夫妻财产制度的通则性规定,使其成为处理婚姻关系中的财产关系的基本准则,以利于指引夫妻依法处理财产关系,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其次,完善法定夫妻财产制度,建立夫妻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之间的补偿制度,完善不动产分割的补偿制度,对符合补偿的情形进行明确的界定,同时对补偿的时间进行明确的确定。完善知识产权的分割制度,对知识产权可预期利益的价值、分割方法进行确认、规范。同时,针对不同种类的知识产权,在财产分割方面也要有所区别,法律法规要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细化。完善分居的法律制度,对夫妻分居制度作出明确的规定,以此来处理审判实务中双方因感情不和导致的分居期间的财产关系等问题。协调夫妻分居期间的财产关系,充分保护双方在分居期间的合法权益。再次,完善约定夫妻财产制度。契约自由始终贯穿于民事活动中,夫妻之间对于财产内容的约定更加体现了自由的精神。约定财产制应符合程序性及实体性的规定,以实现法律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
其他文献
目前,电子授受类热致变色复合材料是织物热致变色整理方法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染料,但纤维本身对此类复合材料没有亲和力,虽然此前有研究者采用粘合剂将包裹了热致变色复合
青春期的恋爱是个人生命过程中神秘而幸福的环节,也是人类繁衍历史上的必要历程和重大进步。青年人的恋爱观和行为,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因此体现出不同地理区域的
烟台是我国苹果产量的大市,烟台苹果的种植与栽培是烟台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苹果收购价格波动频繁,幅度也较大,烟台果农常常要面对“丰产不丰收”的尴尬局面,极大的影响着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一些诸如低碳、环保、绿色等相关字词再次被频频提及,随之而来的降本增效问题也成了各行各业、各单位各部门的一个热词。商业银行作为
<正>尊敬的俞北华秘书长、汤晓莉局长、汪泓书记、李军主任、曹德云会长、董克用秘书长,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受主办方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的
会议
目的探讨聪灵胶囊对寒凝血淤症大鼠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应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大鼠浸入冰水制造大鼠血瘀模型,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喜得镇)作为阳性对照药,研究聪
针对单一模态的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存在固有的缺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决策级的掌纹掌静脉融合的算法,并利用此算法实现了一套掌纹掌静脉认证系统。这套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监控系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良好的运转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区别于采用照相机、摄像机,红外等传统信息采集设备,激光雷达拥有全天候24
股票在市场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发行股票的公司可以通过从社会上融资来扩大公司规模,个体也可以通过控股的方式来影响公司的经营,可以说股票对推动市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
随着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其能否安全可靠的完成承载运输任务越来越关注,而列控系统的可信性是否达到需求是影响这一点的关键。采用科学、系统的可信性验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