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形式与意义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思路,运用结构主义相关理论、语法化理论、认知语言学理论,从共时与历时两个层面集中研究了现代汉语动趋式“V出”及其相关问题:第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出”类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进行了再探讨。形式标准方面,认为“从……里/中/下/上往外VP”和“从……里/中/下/上VP到外面”两个句法框架能对“出”类趋向补语的趋向意义和结果意义进行有效的区分。语法意义方面,对“出”类趋向补语的意义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将其趋向意义细分为“具体位移趋向义”和“抽象位移趋向义”,结果意义细分为“从隐到显的结果义”和“从无到有的结果义”。第二,对“V出”位移句的方向价及其句法语义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V出”位移句中“V出”所带必移成分数目的多少,将位移句中的“V出”分为单价“V出”和双价“V出”两类。又根据动词移动性功能的差异将“V出”区分为“V出1”(自移)、“V出2”(他移)和“V出3”(伴随移),并分别讨论了“V出1”、“V2”和“V出3”所构成的位移句的句法语义特征。第三,对准成事标记“V出”与成事成分的搭配及其同现动词的语义特征进行了描写,并将其与典型成事标记“V成”进行了相关的比较分析。考察表明,准成事标记“V出”与成事的搭配能力相当强,可以与制成成事、认选成事、形成成事、自成成事等四类成事搭配,但“出”都不是强制性语法标志。第四,对“出”类趋向补语的历时发展过程及其虚化机制进行了考察。从历时发展来看,“V出”成为真正的动补结构应该在东汉,但其结果义一直到唐五代时期才发展成熟。“出”的“从隐到显”的结果义和“从无到有”的结果义几乎同时在东汉产生,又同时于唐代成熟。虚化机制方面,与大多数动趋式一样,“V出”的虚化主要是隐喻和重新分析两种机制的共同作用。隐喻导致其意义从实到虚,由具体到抽象;重新分析导致其结构从连动转变为动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