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强度的模拟酸雨和不同浓度的Zn、Cd对小白菜、四季豆生长量、叶绿素含量、根和叶保护酶活性以及MDA含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在模拟酸雨和Zn、Cd的胁迫下,小白菜、四季豆叶绿素含量与其生长量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其中小白菜鲜重和叶绿素含量随着Zn、Cd浓度以及酸雨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四季豆鲜重和叶绿素含量随着Zn、Cd浓度以及酸雨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本试验中,酸雨加Zn或者酸雨加Cd使小白菜鲜重小于单一污染处理,说明酸雨增加了Zn、Cd对小白菜的毒害作用;而当酸雨pH值为4.5、Zn浓度为20mg/kg或Cd浓度为0.5mg/kg时,四季豆鲜重达到最大值,这表明低强度的酸雨和低浓度的Zn、Cd促进四季豆的生长。强酸性降雨和土壤高浓度的Zn、Cd污染对小白菜和四季豆生长产生毒害作用,主要表现在叶片变窄变薄,失绿现象明显,植株矮化,生长发育受阻。 小白菜、四季豆根、叶中MDA含量与Zn、Cd浓度呈正相关。当Zn浓度小于20mg/kg或Cd浓度小于2mg/kg时,根、叶中MDA含量增加较慢;当Zn、Cd浓度大于以上浓度时,MDA含量急剧增加。同时MDA含量也随着酸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AR3(pH3.0)的酸雨下,MDA含量明显大于AR2(pH3.5)及AR1(pH4.5)的酸雨下。 AR1,AR2的酸雨下,小白菜根系SOD比活性在低浓度Zn、Cd条件下,比AR0(pH5.6)的酸雨下高,但随着Zn、Cd浓度的增加,SOD比活性下降;AR1的酸雨下,小白菜叶中SOD比活性与AR0的酸雨下相比变化不大,而AR2的酸雨下,SOD比活性明显比AR0的酸雨下小。与AR0相比,AR1、AR2,AR3的酸雨下,四季豆根、叶中SOD比活性随着Zn、Cd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并且,在Zn、Cd浓度较高时,SOD比活性与酸雨强度呈负相关。 小白菜根系POD活性随着Zn、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叶中POD活性则随着Zn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但随着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四季豆根系POD活性随着Zn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叶中POD活性则随着Zn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模拟酸雨和Cd的作用下,小白菜根、叶中CAT活性先升高后下降;而在高强度的酸雨下,四季豆根、叶CAT活性也先升高后下降。 模拟酸雨和Zn-Cd的复合污染使小白菜MDA含量、SOD、POD、CAT活性的变化趋势与模拟酸雨加Zn或者模拟酸雨加Cd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对小白菜的伤害程度更加严重。 试验结果表明,同一种作物不同的部位对酸雨和Zn、Cd的反应不同。在模拟酸雨和Zn、Cd的污染下,小白菜、四季豆叶中MDA的敏感性大于根系,而根系中POD活性的敏感性大于叶中。不同的作物对酸雨和Zn、Cd的反应也不同,本研究中,四季豆对酸雨和Zn、Cd的反应比小白菜更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