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频率副词是现代汉语副词的重要次类。目前,频率副词研究以共时研究为主,历时研究少且多是微观研究。本文以现代汉语频率副词的宏观历时来源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已有研究成果,刻画本文认定的30个单音和双音频率副词的形成过程,归纳现代汉语频率副词的来源特点,阐述其形成的动因与机制。全文包括绪论、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介绍频率副词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主体部分分为四章:第二章概述现代汉语频率副词的范围和分类;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讨论8个单音节频率副词和22个双音节频率副词的来源;第五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概括频率副词的来源特点,阐述频率副词形成的主要动因和机制,探寻现代汉语频率副词的形成规律。最后是结语。研究发现,现代汉语频率副词的来源有以下特点:(1)形成时间跨度大,绝大多数频率副词产生于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且逐步呈现复音化倾向;(2)单音节频率副词来源于实词虚化,主要通过汉语不同时期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语法化形成,其中形容词是最主要的来源;双音频率副词来源于短语凝定、重叠形式、跨层结构的词汇化以及单音节频率副词添加后缀,其中来源于并列短语和副词重叠的双音频率副词最多;(3)高频频率副词来源于具有整体性、持续性或一贯性等语义特征的实词,低频频率副词来源于具有不确定性、不连贯语义特征的实词,具有连续性、一贯性、反复、规律或任意等语义特征的词则有可能演变为中频频率副词。现代汉语频率副词的形成是多重动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语义变化和句法位置的变化最为关键,韵律在频率副词的双音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而语用因素在部分频率副词的成词过程中作用明显。频率副词的主要形成机制包括隐喻和转喻、语用推理、语境吸收以及和谐机制、组块心理。其中隐喻和转喻作用于每一个频率副词的演变过程,和谐机制及组块心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短语凝定、跨层结构、重叠形式的成词过程,语用推理和语境吸收机制则使部分词和短语在特定条件下获得频率义的解读,为这些语言成分进一步演变为频率副词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