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哈林相关论文
1924—1927年的中国国民革命运动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版图,而且对20世纪20年代的世界形势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国民革命运动......
平衡论思想是布哈林一生中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这一思想体系是基于平衡理论展开的关于物质世界运动发展规律的重新解读、社会历......
当前,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中国也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时,在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交流碰撞中维护好国家文......
布哈林是苏联早期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经济学家。20世纪初期,布哈林基于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和实践,结合俄国的实际,认......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1888年10月9日—1938年3月14日)是前苏联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治学家、革命家和经济学家,是苏......
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托洛茨基论中国革命(1925-1927)》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托洛茨基于1926-1938年间有......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经历了“历史科学—唯物主义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具有历史观和......
德国著名史学家梅林在《马克思传》里有一段很形象的说法:在马克思后面几十米远,跟着恩格斯;在恩格斯后面几公里,跟着红色沃尔弗;在沃尔......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经济边际主义曾被全面否定:认为它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为资产阶级剥削辩护的,和劳动价值论对抗的,反马克思主义......
●周恩来离沪进“瑞京” 18年前,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举行的“开国大典”上,周恩来被选为苏维埃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的委员。当......
上世纪八十年代布哈林热以来,新经济政策被誉为“惟一正确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因捍卫这个经济政策......
通过对苏共党内关于布列斯特和约签订与否争论过程的研究,我们发现,列宁对党内同志的不同意见,不是采取简单的压制,也不是清洗反对......
苏联时期的城市,第一条主干道叫列宁大街,第二条通常就叫高尔基大街。高尔基这位苏俄文学的泰斗,一生曾有过多次“自我否定”的价......
真理必定战胜强权。 正义终将扫除邪恶。 今年是布哈林诞辰一百周年,又是他被含冤处决的五十周年。 布哈林的冤案是世界进......
1922年5月列宁中风,由于担心致残失语,无法继续工作,要求提供毒药,以备不时之需。列宁不止一次地向斯大林、克鲁普斯卡娅、乌里扬诺娃......
1976年9月9日,内蒙古商业学校青年教师张木生和夫人正在旅行结婚旅途中,他们从北京出发,在天津听到了毛泽东去世的消息。和大多数中国......
见到记者,涂胜华远远地快步迎上来。60岁的他,头戴一顶绒线帽,穿一件肥厚的旧棉袄,看起来像刚刚做完一摊子活的人,热气腾腾。 简单寒......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是苏联时期重要的政治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结合当时苏联社会经济发......
布哈林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位杰出的理论家,也是苏联重要的国家领导人之一。布哈林一生理论硕果丰厚,其著述涉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本文通过对布哈林主要在1921——1929年间的社会主义实践和社会主义理论的述评,论证了布哈林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重大......
社会有机体思想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朴素的整体社会观。近代以来一些哲学家、社会学家将这一思想理论化、系统化,并......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是二十年代苏联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1938年3月在莫斯科公开审讯的“右派和托派联盟”一案中,被苏联......
共产国际对毛泽东的态度一直非常复杂.大革命失败后,从俄国经验出发,共产国际最初并不相信毛泽东所创立的红军在“穷乡僻壤”有多......
早期苏共民主空气较浓,列宁在世时党内争论并不是大逆不道的事。托洛茨基、斯维尔德诺夫、季诺维耶夫、加米涅夫、布哈林、李可夫......
在共产国际“第三时期”问题上,布哈林与斯大林的观点有根本分歧。斯大林认为,第三时期是资本主义稳定趋于瓦解,新的革命高潮即将到来......
他曾在美国度过了5年的岁月,到1955年经中国政府和周恩来总理的营救,才回到日夜思念的祖国。他十分珍视自己的政治生命,曾经为自己......
1929年,苏联高阶层的政治斗争告一段落,继托洛茨基一系、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一系被逐出决策核心之后,最后一位足以与斯大林抗衡的......
20世纪马克思主义学说(包括抑或主要是意识形态学说)的存在随着世纪初期的两个事件而变得严峻起来.一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政治转向,......
摘 要 布哈林是苏联共产主义的先驱,他为苏联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指明了道路。布哈林在世界范围内享誉盛名,布哈林的经济思想对后期的俄......
布哈林在1921年写作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一书中阐述了关于社会心理的思想,他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给社会心理下了定义,分析了统......
1928—1929年,联共(布)党内进行了一场反右倾斗争。这场斗争是由1928年初出现的粮食收购危机引起的,很快发展成为以斯大林为一方,......
布哈林系统地认分析了过渡时期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规律,对过渡时期经济的基本特点进行了阐述。这对对处于社会主......
这里发表的译文选自苏联新西伯利亚"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布哈林文集,是尼·伊·布哈林在1925年做的一次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演......
列宁逝世后其继承者中唯一掌握并捍卫其新经济政策真谛的布哈林为何未能接班问题深受今日学者关注.认真剖析其中原因,揭示客观事物......
1928年7月中共六大以后,张国焘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这次全会,根据共产国际领导人布哈林的提议,决定瞿......
布哈林把平衡论引入社会历史领域 ,用平衡论全面分析了各种社会现象的性质、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以及它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
布哈林是前苏联共产党内的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的一生除了从事大量的政治活动外,还撰写了很多哲学专著和论文,其中著名......
布哈林世界经济思想以世界经济的整体性视角,通过对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形成过程中资本"国际化"和"民族化"两种趋势进行分析,从整体......
布哈林在理论和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布哈林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布哈林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主要......
俄国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内关于是否签订布列斯特和约以退出一战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列宁、布哈林、托洛茨基三方各执一......
平衡论是布哈林的代表性理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术界对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展开了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