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有关于制度赖以存在的微观机制的研究中,企业控制权配置研究尚未引起学人的高度关注。本文首先沿着“技术”与“制度”这两根脉络,分别就企业性质、企业的一般模型和企业规模的动态调整及其边界的确定进行解析,认为企业是一个“技术”与“制度”的框架,具有“物质”与“社会”两重性;企业规模的动态调整及其边界的确定,是由企业之间的效率差异和资产互补性状况所决定的。国有企业具有一般企业的基本属性,在给定技术条件下,企业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制度安排。其次,本文在归纳现有企业控制权的各种学术观点的基础上,对现实中的企业控制权的多层次与结构化现象进行了剖析,认为企业控制权实际是为了满足控制、治理和经营管理企业的需要,对企业可支配资源和财产做出相应决策的权利。围绕这一研究主题,笔者认为不仅要从企业控制权的权利来源多样性、权利配置可分割性及权利状态依存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更要从权利功能与作用的视角对企业控制权展开探究。作为权利配置的核心,企业控制权权能在本研究中被视为基本分析单元,并通过构建企业控制权的三级权能结构,以实现与经典的公司治理理论在企业控制权配置研究上的对接。继之,本研究把企业控制权配置解说成企业控制权的权能配置,并对此概念展开了联系实际的分析。基于该解说,笔者根据权利来源、行权逻辑、权利分工、权利界区的划分及行权集中性的特征,将企业控制权视为三级权能结构的框架,在联系公司治理的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对控制权权能的有效分配与组合,及彼此关联、相互制衡的层级结构体系进行理论考察;在对企业控制权权能配置状态及其模式进行度量和表征的同时,应用企业生命周期与成长理论,基于企业成长的一般路径,对企业控制权权能配置的内在机理展开了分析。本文把“生产技术”与“市场条件”看成企业控制权权能配置的两个外生变量,将“股权结构”和“经营管理人力资本”看作控制权权能配置的两个内生变量。在给定“生产技术”与“市场条件”的前提下,分别就企业控制权权能配置取决于“股权结构”与“经营管理人力资本”,以及企业控制权权能配置模式由内外部机制和初始配置与动态调整相结合的复杂情形做出论证,并把该论证作为研究中国国有企业控制权权能配置的理论基础和分析依据。本文从外部市场环境、委托代理结构和企业目标效用与行为的视角,对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的差异进行分析,对国有企业控制权权能配置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描述与评价;并针对经济转型与“后赶超战略”双重约束背景下的准公共产品、自然垄断、高新技术和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控制权权能配置进行研究,认为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控制权的权能配置应该遵循不同的路径,其分析结论如下:1、准公共产品部门国有企业的国有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因该类企业很难同时兼顾公益性与赢利性目标,因此,首先应从技术或产品供应主体对公益性与可竞争赢利性作出严格区分,再针对不同类型国有企业控制权权能进行最优的配置。2、自然垄断行业国有企业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其他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也呈正相关关系;在其他股东构成中,法人股与机构股均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自然人股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而在高管形成机制方面,市场配置优于行政配置方式,“两职分离”将给企业绩效带来积极的正面效应。3、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国有企业中,人力资本具有内生性特征,高管持股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其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但这种相关性关系在自然垄断行业国有企业中却不成立,这说明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地位的实现是与产业特征相关联的。4、在竞争性行业,国有企业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负相关,其他股东的持股比例则与企业绩效正相关。据此,我们认为上述诸种相关性关系是研究国有企业控制权权能配置的分析基点。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结合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调整战略取向,根据产业的生产技术与市场条件的基本特征,对应上市公司的行业分类,在国有企业总样本组的基础上,将国有企业划分为自然垄断、高新技术与竞争性行业三个细分样本组,通过构建线性多元回归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分别对上述样本组进行检验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经验分析对上述相关性关系的检验具有一定的置信度,根据这一分析结果,我们针对国有企业控制权权能配置模式的改进与优化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在政策建议、对策和措施方面,走向有实证研究支撑的规范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