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美学的视角,运用美学理论对2012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审美建构、审美意蕴和审美价值作深入细致的分析,着重从审美意蕴生成、审美空间营造、审美价值分析三个层面梳理阐释了该片之所以给受众带来愉悦审美体验的内在原因和成功经验,探讨纪录片美学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如何自觉融入中国先进文化建设,适应和满足人民大众不断增长变化的审美需求。本文先从研究对象、研究背景以及美学在纪录片创作生产中的作用与意义等方面概述了研究的缘起及其目的,介绍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成果、进展和不足之处,以及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在此的基础上,从平民化视角、故事化风格、诗意化语言、精细化表达等几个角度,评析这部纪录片的审美意蕴生成及表达。接着,分别从“高度”——快感到美感的审美超越;“深度”——物质到精神的体验升华;“宽度”——民族到世界的广泛共鸣;“温度”——舌尖到心间的人文关怀等四个审美维度,深入分析了该片如何通过对审美空间的精心营造,从而引起广泛的心理共鸣,使受众获得深邃而愉悦的“高峰体验”。然后,结合中国古代对味觉与美感的认识,以及钟嵘的“滋味说”等理论;剖析了《舌尖》中道法自然的生态思想、留住乡愁的家园意识、返璞归真的审美情怀,以及《舌尖》中“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中国表述,分别从该片“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继承发扬”;“对“天人合一”境界的艺术追求”;“当代人们审美取向的特征以及该片对美学回归现实生活的启示”等三个层面,深入分析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所蕴含和彰显的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