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非法集资犯罪呈愈演愈烈态势,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和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给人民群众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是我国重点打击的涉众型经济犯罪。非法集资案件如果处置不当,会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非法集资涉及的民事法律问题,是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民间借贷合同及担保合同的效力、利息应否支持、处理程序等问题分歧很大,刑民、审执程序衔接与协调也是司法实践的重点和难点。研究以上问题,有利于保护集资参与人的民事权利,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本文先框定非法集资涉及的民事问题范围,即民间借贷合同与担保合同的效力、利息的处置及处理模式等实体和程序两方面的问题。本文认为民间借贷合同不因涉及非法集资犯罪而归于无效,应当依照民事法律的相关规定来认定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非法集资案件中的民间借贷合同原则上是有效的。非法集资犯罪不影响担保合同的效力,担保合同是民间借贷合同的从合同,其效力依附于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原则上也是有效的。利息是债权的一部分,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利息应当得到法律的支持。在我国现行程序处理模式下,集资参与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刑民程序衔接也不畅通,为解决以上困境,本文认为应当确立刑民并行的处理模式,刑事程序和民事程序互不影响。集资参与人的民事财产权利可以通过民事诉讼得到救济,刑事判决书不应当判决责令退赔,在执行方面,应以民事判决作为执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