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特点及SLC6A4基因多态性检测,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来院时间及再卒中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
方法:1.对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间来院就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367例在发病一个月时予以HAMD评分和MMSE评分,入选卒中后抑郁(PSD)组患者57例,并按照1:1配对原则选择对照组。在两组之间比较不同损害部位、认知功能以及血管危险因素的特点;所有的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抽取血样进行SLC6A4(包括5-HTTLPR及rs25531)多态性检测。2.登记了自2006年11月至2008年8月期间来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553人,比较不同特征患者来院时间的差异,并进行回归分析:在首发卒中和再卒中患者之间比较临床特征并进行再卒中危险因素的回归分析。
结果:1.脑卒中后一个月时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率为15.5%,PSD组中大脑前动脉区域损害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及吸烟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rs25531的G频率及SA、LG、SG在PSD组中明显升高;S/S纯合予在PSD患者中所占比例最大。114例汉族患者中,共见到8种基因型,SA/SG、LA/LG未出现。2.脑梗死发生后平均的来院时间为25.5小时,162名患者(30.2%)在卒中发生后3小时到达医院。经过回归分析和组间比较,与来院时间独立相关的两个因素是发病时的首发症状和卒中史,有过卒中史的患者、以意识丧失或言语障碍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来院较早;再卒中的患者年龄较首发卒中者更大,经过治疗后出院时MRS改善的分值较小,住院天数明显长于首发卒中组,并发症发生率也高,两组的好发部位和TOAST分型存在显著差异,高龄、高血压年限长及主动脉硬化是再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大脑前动脉区域的病灶易导致卒中后抑郁的发生,PSD患者更易伴发认知功能障碍,吸烟是影响PSD发生的血管危险因素,在汉族PSD人群SLC6A4多态性检测共有8种基因型,G等位基因、SA、SG、LG及S/S纯合子都与PSD的发病有关;约有半数的患者能够在脑梗死发病6小时之内到达医院就诊,对患者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是改善来院时间的关键,与首发卒中组相比,再卒中患者临床病情较重,年龄大,预后相对差,对再卒中的患者来说需要更多更周到的护理来预防并发症的产生,对首发卒中合并危险因素的患者应积极预防再次卒中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