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渤海海域油气勘探经验表明,新构造运动控制了渤中坳陷及其周围油气晚期快速运移成藏,故油气分布以新近系为主。但对油气快速成藏的物质来源尚存在争议,对油气快速成藏过程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本文以含油气系统和成藏动力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源岩→输导格架→圈闭、正反演相结合的研究思路,系统解剖渤东地区典型油气藏,分析成藏机理,建立成藏模式,总结成藏主控因素。
通过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的研究,确定了渤中坳陷各次级凹陷主力烃源岩发育的层系,结合沉积有机相指出了主力烃源岩的发育的有利区域。根据含硫量、类异戊二烯烃、生物标志化合物以及碳同位素特征将渤东地区原油划分为四种成因类型。
应用单井及二维盆地模拟技术,研究了黄河口凹陷主力烃源岩生烃演化史,结合油源精细对比结果,首次提出新构造运动期处于生烃高峰,并具有快速熟化速率的“活跃”烃源岩对油气晚期快速成藏的主控作用。指出正是“活跃,,烃源岩为油气晚期快速成藏提供了充足、持续的油气来源。“活跃”烃源岩是油气晚期快速成藏的物质基础。
根据BZ34构造带晚期断裂活动强烈的特征,总结出断层及其共生裂缝发育与油气汇聚运移模式:在断层活动期,当断层接近于应力释放或断层错断临界点时,断层及其共生裂缝的扩容作用达到极大值,这些裂缝具有可观的油气储集能力,当断层发生瞬间破裂时,这些微观“油气藏”中聚集的油气可迅速汇聚到断层带中并发生快速穿层运移。根据该模式提出本区晚期活动断裂贯通型输导格架,阐明了油气沿晚期断层幕式快速充注样式及持续排烃过程。建立了本区断裂贯通型晚期快速成藏模式,指出“活跃”烃源岩与晚期活动断裂贯通型输导格架是该成藏模式的主控因素。
PL19-3油田油源精细对比与混源油比例计算结果与油田周围“活跃”烃源岩分布相符合。油气运移路径模拟与聚集区三维预测表明,PL19-3油田是多方向“活跃”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沿优势运移路径高效运移汇聚的结果。PL19-3油田油气成藏模式为:多源、断裂贯通型-高孔渗砂体快速充注模式,即构造周围多洼陷“活跃”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沿晚期活动断裂贯通型垂向输导格架快速运移到浅层高孔渗砂体中后,沿优势运移通道快速侧向运移汇聚成藏。
以PL19-3油田为例,提出油气晚期快速充注的识别标志有:①晚期构造圈闭,②断块间流体温度非均质性,③非均一捕获流体包裹体,④浅层气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