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进程严重破坏了原始自然生境,同时也使得当地生物多样性水平急剧下降。上海作为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当地物种多样性水平已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如何在发展的同时提高城市野生动物多样性水平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城市景观格局中鸟类群落调查同时分析鸟类群落结构与景观生境因子之间关系,探究城市中不同城市化水平区域鸟类群落结构差异以及影响鸟类群落的景观因子,进而对上海野生动物保护提出建议。本研究在2014年5月-2015年6月间,在上海市选择6个大型公园为中心的城市化区域,分别设置5×5 km2的研究样区。选择工作日的上午6:00-10:00和下午15:00-18:00,采用样线法对公园内部和城市区域分别进行鸟类调查,调查时记录样线左右两侧25米范围内看到的和听到的鸟类种类和数量,同时本研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ArcGIS10.0 (ESRI,2012)对各研究样区进行目视用地类型解译,利用Fragstats3.3软件在公园中、城市样方以及公园外区域分别选取景观因子数据。本次调查各样区共记录到鸟类12目,36科,85种共计9592只,其中公园内部调查中共记录到鸟类12目,35科,78种共计4883只,城市样方区域调查中共记录到鸟类10目28科56种共计4709只。6个研究样区中鸟类丰富度(χ2=22.3944,P<0.001),鸟类多度(χ2=2096.556,P<0.001),物种常见度指数(t=9.0804, P<0.001)差异显著。各公园中鸟类丰富度(χ2=11.0176,P=0.05103)差异性不显著,公园中鸟类多度(χ2=227.8806,P<0.01),物种常见度指数(t=11.3561.P<0.001)差异显著。6个样区城市样方中鸟类丰富度(χ2=41.6316,P<0.001),多度(χ2=993.9344,P<0.001),物种常见度指数(t=5.756,P=0.002)差异显著。鸟类群落与景观因子分析结果:(1)公园鸟类群落指标与生境变量相关分析:鸟类丰富度与城区硬地面积(r=-0.919,P=0.01)呈极显著性负相关,与城区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标(r=-0.822,P=0.045)呈显著性负相关;鸟类多度与公园而积(r=0.873,P=0.023)、公园内林地面积(r=0.845,P=0.034)、道路面积(r=0.897,P=0.015)、水域面积(r=0.930,P=0.007)、公园内斑块数(r=0.967,P=0.002)呈极显著正相关。物种常见度指数与城区硬地面积(r=0.947,P=0.004)、城区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形状指标(r=0.859,P=0.028)呈显著性正相关。(2)城市样方中的鸟类群落指标与景观变量相关性分析:城市样方中鸟类丰富度与公园面积(r=0.897,P=0.015)、公园中水域面积(r=0.899,P=0.015)呈显著性正相关,与城区硬地面积(r=--0.877,P=0.022)呈显著性负相关;鸟类多度与公园面积(r=0.864,P=0.027)、公园中水域面积(r=0.844,P=0.035)呈显著性正相关,与城区硬地面积(r=-0.878,P=0.021)、城区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形状指标(r=-0.828,P=0.042)呈显著性负相关;鸟类常见度指数与城区硬地面积(r=-0.986,P<0.001)呈极显著性正相关。(3)城市样方中鸟类丰富度和多度与城市样方以及公园中的景观变量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样方中鸟类丰富度与公园中生境斑块大小、城市样方中农田面积和生境斑块多样性呈显著性正相关,与城市样方中生境破碎化程度呈显著性负相关;样方中鸟类丰富度与公园中生境斑块大小、城市样方中农田面积和生境斑块多样性呈显著性正相关,与公园中斑块多样性呈显著性负相关。研究分析显示公园内外鸟类群落结构有显著性差异,城市样方中的鸟类群落中基本是以优势鸟种为主,而稀有鸟种主要是在公园内部生存,城市林绿地已然成为城市鸟类重要的栖息场所,突显了城市中绿地对于城市中鸟类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因此营造良好生境结构将影响到上海城市公园中以及周边区域的鸟类多样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