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运用生理生化指标在运动训练中应用已成为国内外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本论文旨在通过对优秀女子中长跑受试者训练中晨脉、红细胞、血红蛋白、血乳酸、肌酸激酶、睾酮、皮质醇、血尿素、尿十项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跟踪监测,找出这些指标变化规律及特点,及其与训练指标的关系,以较为客观地评定受试者的综合训练水平,为科学训练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实验数据。
方法:以5名江苏省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为受试者,采用现场跟踪的方法记录受试者训练量、训练强度,并测试了运动后血乳酸,安静状态血清肌酸激酶、尿素氮、睾酮、皮质醇、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晨脉以及尿PH值、尿比重等生理生化指标,对训练负荷与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此外,收集5名受试者过去一年内生化指标数据,与监测期内的指标变化进行了比较。
结果:
1.训练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1)监测期内周平均晨脉的差异小于2次/分,基本处于较稳定的状态,晨脉与训练负荷4项指标之问不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
2)监测期内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红细胞计数达到最低点的前1天训练量明显大于红细胞计数达到最高点时的前1天训练量(P<0.05);红细胞压积以及血红蛋白值达到最低点的前l天训练强度明显大于这2项指标值达到最高点时的前1天训练强度(P<0.01);但从整体来看,红细胞计数与训练负荷各指标均无相关关系,红细胞压积与代表训练负荷的3项指标呈负相关(P<0.05),血红蛋白与平均训练量呈现高度负相关(r=-0.871,P<0.05)。
3)监测期内肌酸激酶处在一个较大范围内波动。肌酸激酶达到最高值时的前1天训练强度明显大于达到最低值时(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肌酸激酶的变化与前1天训练量以及训练强度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监测期内血尿素指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血尿素达到最高值时的平均训练强度显著低于最低值时(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尿素的变化与前1天训练量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比重的变化与平均训练强度及前1天的训练强度有统计学意义;尿PH的变化与前1天的训练强度及平均训练强度有统计学意义。
5)监测期内睾酮、皮质醇出现大致相同的变化趋势,两项指标及睾酮/皮质醇波动较大。从训练对其影响的结果看,所有训练指标对睾酮影响显著(P<0.05,P<0.01);前1天的训练量、平均训练量对皮质醇的影响显著(P<0.05):而睾酮/皮质醇受前1天的训练指标影响显著(P<0.05)。
6)血乳酸监测结果显示训练后即刻血乳酸值始终低于4.0mmol/L。
2.与年均值相比
1)监测期内红细胞计数有2次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压积有有1次明显降低(P值均小于0.05):血红蛋白有1次明显降低(P<0.05)。
2)监测期内肌酸激酶有2次显著升高(P<0.05)。
3)监测期内血尿素有1次显著升高(P<0.05)。
4)监测期内睾酮有1次显著降低(P<0.05)。皮质醇有1次显著升高(P<0.05)。
3.比较受试者个体间差异时发现,受试者之间在测试指标上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P<0.05),训练年限较长的受试者监测期内各项指标的测试值变异系数最小,而训练年限较短者变异系数较大。从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看,肌酸激酶最大,血尿素以及红细胞相关的3项指标较小。
结论:
1.训练监测期红细胞及其相关指标呈现大致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其它各指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2.各生理、生化指标与测试周期平均训练量、测试周期平均训练强度、测试前1天训练量、测试前1天训练强度4项反映训练负荷的指标呈现不同的相关关系。
3.中长跑训练中血乳酸值低于乳酸阈的理论值4.0mmol/L。
4.监测期内绝大多数测试值未超出年度波动范围,但是部分指标始终多次处于较低水平,可能与训练负荷较大有关。
5.受试者在生化指标测试值的变化幅度上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训练年限较长的受试者的波动幅度较小。
6.生化指标中肌酸激酶有较大的波动范围,血尿素以及红细胞相关的3项指标波动范围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