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配位聚合物是由有机配体与金属离子或者金属簇连接形成的,由于其多样的结构以及在磁性、催化、储气、荧光传感等方面的潜在应用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配位聚合物具有的荧光特性使其在金属离子、挥发性有机物和爆炸性物质等检测方面具有潜在应用。本论文选用有机羧酸配体和含氮辅助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Zn(II)/Cd(II)]合成了10个新的发光配位聚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热重分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配位聚合物是由有机配体与金属离子或者金属簇连接形成的,由于其多样的结构以及在磁性、催化、储气、荧光传感等方面的潜在应用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配位聚合物具有的荧光特性使其在金属离子、挥发性有机物和爆炸性物质等检测方面具有潜在应用。本论文选用有机羧酸配体和含氮辅助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Zn(II)/Cd(II)]合成了10个新的发光配位聚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红外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了配位聚合物的固态荧光性质,并测试了其在水溶液中对Fe3+离子的检测。10种配位聚合物的分子式如下:(1)[Zn(tbtb)2]n(2)[Zn2(4,4′-ncb)2biyb]n(3){[Zn2(4,4′-ncb)2(biyb)2]·(H2O)}n(4)[Zn(3,4′-ncb)(2,2′-bipy)(H2O)]n(5){[Zn(3,4′-ncb)(phen)]·H2O}n(6){[Zn3(btc)2(bimb)2(H2O)2]·H2O}n(7)[Cd(tbtb)2(H2O)]n(8)[Cd(4,4′-ncb)2(phen)]n(9)[Cd(3,4′-ncb)(2,2′-bipy)(H2O)]n(10)[Cd(3,4′-ncb)(bib)]n以上分子式中:4,4′-H2ncb=3-硝基-4,4’-联苯二甲酸;3,4′-H2ncb=3’-硝基-3,4’-联苯二甲酸;H3btc=均苯三甲酸;Htbtb=1-(四氮唑-5-H)-3,5-二(1-三氮唑)苯;biyb=1,4’-二(咪唑-1-甲基)苯;2,2′-bipy=2,2’-联吡啶;phen=邻菲罗啉;bimb=4,4′-二咪唑联苯;bib=1,4’-二咪唑苯。1.以金属Zn(II)离子作为中心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合成得到6种配位聚合物,结构分析表明1是通过tbtb-配体桥连金属Zn(II)离子呈现出一个3D的(3,6)-连接拓扑结构;2和3都是金属Zn(II)离子和4,4′-ncb2-配体、biyb配体构成的具有3D网状结构,其中,2中4,4′-ncb2-配体采取两种不同的配位模式桥连金属Zn(II)离子形成2D层状结构,biyb配体又将相邻的2D层连接,延伸成3D网状结构;3中的4,4′-ncb2-配体的两个羧酸采取单齿配位模式与biyb配体共同连接金属Zn(II)离子形成3D网状结构;4是由3,4′-ncb2-配体桥连金属Zn(II)离子形成的1D直链结构;5和6分别是由3,4′-ncb2-桥连金属Zn(II)离子、btc3-和bimb桥连金属Zn(II)离子形成的3D网状结构;1-6均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质,实验表明,6种配位聚合物都能够在低浓度下通过荧光猝灭实现对Fe3+离子的选择性检测,其中6能够在低浓度下通过荧光增强实现对Mn2+离子的选择性检测。2.以金属Cd(II)离子作为中心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合成得到4种配位聚合物,结构分析表明7通过tbtb-桥连金属Cd(II)离子呈现出2D层状结构;8通过4,4-ncb2-桥连金属Cd(II)离子形成2D层状结构;9是由3,4′-ncb2-配体桥连金属Cd(II)离子形成的1D直链结构;10是通过3,4-ncb2-桥连和bib连接金属Cd(II)离子连接组成的2D层状结构。7-10均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质,实验表明,4种配位聚合物都能够在低浓度下通过荧光猝灭实现对Fe3+离子的选择性检测。
其他文献
金属配位催化导向的水热或溶剂热原位配体反应,作为配位化学和有机合成化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已被广泛关注。这类反应常用于发现新的有机反应类型,阐明反应机理,以及合成那些用传统方法无法直接获得的新型化合物,是配位化学和有机合成化学的新桥梁。化学研究的核心目标之一是理解化学键的形成和反应的进行方式,X-射线晶体学和电喷雾质谱(ESI-MS)技术的结合为研究复杂体系的过程及机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发现新的
3d过渡金属配合物因其丰富有趣的结构及其在磁性、催化、发光和气体吸附与分离等方面具有巨大应用潜力,备受科研工作者们的青睐。配合物新奇有趣的功能源于其结构的多样性与特殊性,因此配合物结构的构筑合成与调控仍是配位化合物工作者一直以来的研究热点与追求目标。理解配合物的组装过程和生长机制是实现控制合成的基础,而低维配合物体系形成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更好更深入地理解复杂的高核、高维配合物的构筑以及组装机理。但化
两亲性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微相分离能够自组装形成胶束、囊泡等有序结构,是高分子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这些结构在药物载体、组织工程、纳米器件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不同于线性共聚物,接枝共聚物具有独特的拓扑结构,易于通过调节主侧链的长度/组成、接枝密度等性质调控其自组装行为,相关研究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最近我们课题组报道了一种新型可注射超分子水凝胶,它是由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PGg-PEG与环糊精组装而成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为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inn)植物,被广泛种植于我国西南部和东南部。油茶枯是油茶籽榨取茶油后的副产物,产量巨大,却往往被人们丢弃或作肥料,未能有效的加以综合利用,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为更好的利用我国丰富的油茶枯资源、充分发挥油茶的宝贵价值,本文以油茶枯为研究对象,主要对油茶枯中小分子化合物及多糖类成分进行提取分
天然的sampangine生物碱具有抗菌、抗疟疾、抗炎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由于其水溶性差和细胞毒性较大,限制了其开发和应用.本论文以sampangine生物碱为先导化合物,对其进行结构修饰,设计合成了两个系列的sampangine衍生物,并对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AD活性研究.本文以1-萘酚和NBS为起始原料,合成了18个8位和11位取代sampangine衍生物,并对所有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
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可持续清洁能源的转换和储存技术的发展是促进能源和现代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战略。锂离子电池(LIBs)具有比容量大、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安全无污染等优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等电气设备中。在LIBs关键正极材料中,磷酸铁锂(LiFePO4,LFP)因具有价格低、理论比容量大、循环稳定性好和优异的安全性能等特点,在储能
目前,分子基磁性材料在分子自旋电子学、量子计算、高密度数据存储和信息处理、微波材料以及磁性制冷等应用中都具有优良的潜在应用,但是随着对单分子磁体的深入研究,其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后合成修饰作为对分子基磁性材料进行功能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而逐渐成为分子基磁性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的工作是:以课题组之前报道的一例采取自旋倾斜构型、具有频率依赖现象的具有[Co4立方烷?Co10金刚烷]结
3d过渡金属簇合物因其迷人的结构和潜在的应用,备受科学家们的高度关注。定向设计和构筑多功能簇合物更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其中手性簇是理想的一类候选,将结构手性特征引入到分子材料中是组装多功能分子基磁体的理想策略。该策略的出发点是选择对映体的纯手性配体。同时,探究簇合物的组装过程以及固-液结构信息相关性对实现可控合成和构筑目标功能产物提供一定的思路。本文以手性S,S-1,2-双-(N-甲基-2-苯并
3d过渡金属配位簇合物因其多样化的结构特点在光、电、磁、催化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现代化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阵地。因此定向设计、可控合成和性能调控的配位簇合物成为人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而组装过程及机理研究是真正的实现控制合成的基础,为了合理构建具有针对性的连接、形状和特定性质的配位簇合物,推进自组装的研究,需要更好地理解其形成的机理。但由于反应条件的复杂多变、多种中间体共存、物种丰度随时
植物内生真菌以其独特的代谢方式产生各种结构特殊、活性显著的次级产物,已经成为天然产物研究的热点。广豆根(Sophora tonkinensis)为广西传统中药植物,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抑菌、镇痛抗炎、抗肝损伤、抗氧化及增强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本论文以广豆根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对源自广西靖西市的广豆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及鉴定,同时,对3株广豆根内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期望能够从中发现具有抗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