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配位催化导向的水热或溶剂热原位配体反应,作为配位化学和有机合成化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已被广泛关注。这类反应常用于发现新的有机反应类型,阐明反应机理,以及合成那些用传统方法无法直接获得的新型化合物,是配位化学和有机合成化学的新桥梁。化学研究的核心目标之一是理解化学键的形成和反应的进行方式,X-射线晶体学和电喷雾质谱(ESI-MS)技术的结合为研究复杂体系的过程及机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发现新的水热或溶剂热原位金属/配体反应,跟踪和研究其组装过程和反应机理将有助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本论文主要以(1-甲基-1H-苯并[d]咪唑-2-基)甲胺(L1)为前体,在乙腈溶剂热条件下,利用Mn(II)、Fe(III)、Co(II)和Cu(II)等3d过渡金属离子配位催化诱导发生原位配体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含氮杂环配合物。结合晶体学和ESI-MS技术对其反应过程进行了跟踪和研究,并提出了合理的反应机理。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为前言,首先介绍了原位反应的研究背景和现状;然后介绍了质谱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最后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第二章主要讲述了以简单配体L1为有机前体,在120℃乙腈溶剂热条件下,经Co Cl2·6H2O催化,合成了含2,3,5,6-四(1-甲基-2-氨甲基苯并咪唑)吡嗪(L4)的{[Co2(L4)Cl4]·2CH3CN}(化合物1)和含1-甲基-N-(1-甲基-1H-苯并[d]咪唑-2-羰基)-1H-苯并[d]咪唑-2-甲酰胺(HL2O)的{[Co1.5(L2O)Cl2]n}(化合物2),反应后母液通过室温挥发得到含1-甲基-1H-苯并[d]咪唑-2-甲酰胺(H2L1O)的{[Co(L1)2(L1O)]·2H2O·2Cl]}(化合物3),在时间依赖的反应过程跟踪中又获得了反应中间体[Co(L1)2(H2O)Co Cl4](化合物4)。利用晶体学和ESI-MS技术对起始原料到产物,以及中间体到产物的两组溶剂热反应过程进行了跟踪和研究,经解析出现了[Co(L1)2]2+(190.56)、[Co(L1-2H)2(H2O)]2+(197.55)、[H(L1O)]+(176.08)、[Co(L4)(H2O)2]+(695.20)和[Co(L2O)]+(723.16)等关键质谱片段,根据固/液结构信息相关性,提出了可能的反应历程和机制:[Co(II)+L1]→[Co(L1)2]→[Co(L1-2H)2]→[Co(L2)]→[Co2(L4)]和[Co(L2O)]。其中,[Co(L2O)]还可能来源于[Co(II)+L1]→[Co(L1)2]→[Co(L1O)2]→[Co(L2O)],L2=(E)-1-(1-甲基-1H-苯并[d]咪唑-2-基)-N-(1-甲基-1H-苯并[d]咪唑-2-基)亚甲基)甲胺。原料在室温下的反应过程跟踪和Co(II)是否参与的控制实验表明,在室温下[Co(L1)2]→[Co(L1-2H)2]的转化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在金属离子参与并给予一定的热能时才能驱动这一步骤。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验证反应机理的合理性以及普适性,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利用同类配体(1,5-二甲基-1H-苯并[d]咪唑-2-基)甲胺(L1’),合成了含2,3,5,6-四(1,5-二甲基-1H-苯并[d]咪唑-2-基)吡嗪(L4’)的[Co2(L4’)Cl4](化合物5)。对比Co(II)配位催化合成化合物1和5的两组原位配体反应,发现其组装过程一致,证明了上述反应机理的合理性。此外,化合物1和5在水的刺激下可以去除Co Cl2,进而释放出新型含氮有机杂环化合物L4和L4’。初步探索显示,这类含氮杂环化合物可能在发光领域存在潜在的应用。第三章主要讲述了3d过渡金属离子Mn(II)、Fe(III)和Cu(II)配位催化L1的原位配体反应。在溶剂热条件下,Mn(II)催化合成了[Mn2(L1)2Cl4](化合物6)、[Mn2(L3)2Cl2](化合物7)和{[Mn2(L4)Br4]·2CH3CN}(化合物8);Fe(III)催化合成了{[Fe2(L4)Cl4]·2CH3CN}(化合物9)和[Fe2(L3)2Cl2](化合物10);Cu(II)催化合成了{[Cu2(L4)Cl4]n}(化合物11)和{[Cu3(L3)2Cl4]·CH3CN}(化合物12),HL3=2,4,5-三(1-甲基苯并咪唑)咪唑。研究发现,在Mn(II)、Fe(III)、Co(II)和Cu(II)的催化下,都能获得[M2(L4)]型的配合物。因此,本章结合晶体学和ESI-MS技术,研究不同3d过渡金属离子对同类原位配体反应的催化差异和催化活性大小。由于溶剂热条件反应相对剧烈,反应中间体较难捕捉,导致不同金属离子的催化活性大小难以较好区分。因此,合理设计了室温下的控制实验,利用ESI-MS技术对其进行了实时的过程跟踪和对比,重点关注含L4的质谱峰。经分析发现Mn(II)体系中首先出现了[Mn(L4)(H2O)2)]+(691.21)片段;其次在Fe(III)体系中出现了[H(L4)(H2O)]+(619.27)片段;最后在Cu(II)体系中出现了[H(L4)(H2O)]+(619.27)和[Cu(L4)(H2O)]+(681.19)片段;而在Co(II)体系中并未发现含L4的质谱峰。因此,不同3d过渡金属离子催化同类原位配体反应的活性大小为Mn(II)>Fe(III)>Cu(II)>Co(II)。此外,从室温下各催化体系的母液质谱中获得了一些明显的关键质谱片段,如[M(L1)2]、[M(L1-2H)2]、[M(L2)]、[M(L3)]和[M(L4)]等组分,通过对比、互补溶剂热条件下得到的单晶结构和质谱片段,分析了造成催化活性差异的原因。对Mn(II)、Cu(II)和Co(II)而言,经历了如下的反应过程:[M(II)+L1]→[M(L1)2]→[M(L1-2H)2]→[M(L2)]→[M(L4)]。而对于Fe(III)而言,其先将L1催化氧化成1-甲基-1H-苯并[d]咪唑-2-甲醛(LO),LO再与L1反应生成双苯并咪唑型席夫碱L2,继而发生碳-碳偶联反应形成L4,即经历如下过程:[Fe(III)+L1]→[Fe(L1)2]→[Fe(LO)2]→[Fe(L2)]→[Fe(L4)]。此外,这些反应中获得的副产物也存在差异,如{[Co1.5(L2O)Cl2]n}、[Mn2(L3)2Cl2]、[Fe2(L3)2Cl2]和{[Cu3(L3)2Cl4]·CH3CN},它们的形成间接证明了反应所经历的路径,有助于提出合理的反应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