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视域下的陈普诗歌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piao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是“文化造极”的一代,思想与文学于其间产生了激烈的碰撞,理学对诗歌的影响是尤为显著的一端。理学于北宋诞生以来,历经“濂、洛、关、闽”,于宋季终成思想界不二之主流;同时两宋诗坛亦于唐诗外另辟蹊径,完成了议论化、理性化的构建,流派竞起,异彩纷呈,可谓别开生面。这一过程中,理学直接作用于诗人思想,渗透到诗歌创作的内容、诗艺、格调、法度之中,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陈普作为朱熹的嫡传弟子,其诗歌创作与理学形成了互为表里的紧密关系,从理学视域切入,乃窥探其诗歌思想内核,把握其艺术锻造的最佳门径,亦可见微知著,发宋代“诗”“理”关系之本真,现其全貌。就内核而言,陈普诗歌的理学思想主要以三种形式具象化地展现:咏史诗、咏经诗以及吟咏自我人格的诗歌。咏史诗在儒学思维的指导下对上至尧舜,下至朱熹的历代人物进行考评,在天伦纲纪上强调正统观念、批判以佛老为代表的异端、依据天命论考量成败得失、维护“名正言顺”的纲常伦理;从“功”与“德”的关系出发,提倡“先德后功”的道德秩序,对文学事业展开批判;同时作者以全维度的视角审视历史,往往翻转问题的侧重面,在儒学视野的关照下亦有独到的论断。咏经诗将经、子“被之诗声”,围绕“心性”、“德”、“仁”等观念展开,以七言绝句的形式阐述《大学》《中庸》《孟子》《论语》《毛诗》等儒学经义,将程朱一脉的理学思想尽数道来。吟咏一己之人格的诗歌从三方面体现了诗人的理学人格:在家国大义的层面上突出“臣事君以忠”的气节以及华夷有别的民族观念;强调“任重道远”的责任意识,主要表现为“公天下”的担当及续接斯文道统的使命感;于个人行为而言,基于“义与之比”的原则,明确“先义后利”的利义观,“用行舍藏”的仕隐理念等等。与遍布理学因子的思想内核如出一辙,陈普的诗歌构建亦可谓缘道而生,呈现出典型的理学风格。基于“风雅比兴”的儒学诗教以及理学家“文皆是从道中流出”、“作文害道”的文道观念,陈普的诗歌语言质朴平实,少雕琢打磨,缺乏音韵美、文字美,几乎仅以论述的形式展开诗歌,表现手法亦单一,一言以蔽之,即“淡薄寡味”。同时服务于阐述义理的目的,其诗歌又带有强烈的议论性、说理性。这两点可谓普遍性的理学诗风,在理学家的诗歌中随处可见。除此之外,陈普的诗歌亦有其独到之处,主要亦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陈普诗歌带有大量自注,集中于咏史诗。其自注篇幅较长、种类单一,作者借此为诗歌提供庞杂的补充材料,抒发自己独到的史论,带有知识化、论述化的特点,与诗歌互相生发,完整了诗歌的表达功能,形成了“诗注互补”的良性互动关系,为一般理学家所不具备。其背后亦是出于服务儒学思想的目的,恐义理不能尽由诗歌道之。第二,受宋代诗坛诸多流派的影响,陈普的诗歌亦披上了文学的外衣,于诗法上借他山之石以阐性理之思,集中体现在对江西诗派表现手法的吸收。此外,出于“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考虑,本文亦对陈普的生平经历及其创作进行了一定的考述,以期对其诗歌研究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股票市场是中国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们的可以支配收入也日益增加,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将股票投资作为理财手段。于是,如何在保证收益的前提下降低股票投资的风险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这也正是投资组合模型所解决的关键问题。投资组合理论将股票投资问题阐述为不确定性情况下如何实现投资效用最大化的问题,即追求收益率与风险配比的最优化。但是,大多数传统的投资组合模型只将股票收盘价
目的:运动经济性是除最大摄氧量和乳酸阈外,有氧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指在给定的运动速率下,稳态的耗氧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肌肉肌腱刚性等神经肌肉学指标影响运动经济性的优劣,本研究通过测量运动经济性的影响因素,探究抗阻(R)热身和超等长收缩式(P)热身对运动经济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改善运动经济性,提高运动表现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12名健康在校大学生(3男性,9女性,年龄为20±2岁,最大摄氧量为38
明代昆山归氏家族是昆山地区的名门望族,在当地影响甚广。自唐代伊始,归氏家族就以诗书传家,并呈现“五子登科、一门六状元”的盛况。明代虽然衰败,但经明中期著名文学家归有光的努力,归氏家族一度复兴,成为昆山地区有名的教育文化世家。明清易代之际昆山地区作为南明与清朝作战的主战场,遭受战火劫难,归氏子孙或为国捐躯、或隐居山野。以归庄为代表的遗民拒绝出仕新朝,科举入仕之路从此断绝,因此,显赫一时的归氏家族走向
潮剧,作为全国十大剧种之一,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潮汕地区传统民间艺术之一。正因源发于民间,故得以形成与其它地方剧种迥异的风格。潮剧剧目、潮剧脸谱、潮剧扮相和潮剧戏服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精神,体现了潮汕地区人民的审美情趣与生活理想,是潮汕人民智慧的结晶。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曾高度赞扬:“从没见过如此富于表现力的戏剧”,老舍先生也曾一再叮嘱要传承好这一文化。当前社会的发展大大的促进了各国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土壤系统健康紧密相关。土壤微生物对保障植物的健康生长、防治植物病害具有重要作用。尖孢镰刀菌是导致西瓜枯萎病的重要土传病原菌。研究土壤微生物变化与尖孢镰刀菌诱导的土传病害的关系,对于揭示土传病害的微生物学发生机制,利用有益微生物防治西瓜枯萎病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本文以人为接种不同浓度的尖孢镰刀菌孢子悬液诱发西瓜枯萎病,利用传统培养方法与高通量测序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尖孢
书房家具是中国古代文人家具的代表,往往能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文人思想,同时各地书房家具又独具地域特色。从实物遗存来看,京作、苏作、广作和晋作家具中可以看到书房家具所呈现的地域文化差异性。晋作书房家具的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在造型、材料、结构等各个方面,概括起来有:第一,为实现文人审美诉求在造型上对宋元高古风格的延续;第二,追求文人审美的同时注重实用性需求,巧妙增设储物空间并设置机关锁扣;第三,山
青铜器纹样是青铜器最直观的审美表达,是奴隶制社会审美意识形态与青铜文化的缩影,其承载的审美意志与设计法则对当代设计仍然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其中晋系青铜器因庞大的数量及规模在全国青铜器研究中举足轻重。本文以动物造型纹样为着力点对晋系青铜器纹样展开研究与创作实践,笔者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调研等方式对晋系青铜器动物造型纹样进行了分类梳理,本文依据李夏延先生对晋系青铜器的分类方法,根据形态特征将纹样分为神兽
20世纪初,在美术界,随着西方科学的体面造型观传入,传统中国人物画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以写实手法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普通人真情实感的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应运而生,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围绕“人物造型”与“笔墨语言”的关系探索着水墨人物画的未来。卢沉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对于造型与笔墨的关系有着独到的理解。本文通过整理和分析卢沉关于人物造型与笔墨语言的论述与实践,并结合自身学习的经历与心得,进而总结卢沉艺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书籍一直作为传播知识的重要媒介,随着材料和技术的发展,书籍材质也一直在发生着更迭。直到印刷技术和造纸技术成熟后书籍材质才稳定在纸质材料。到现代随着信息环境的高速发展,越来愈多样的媒介出现,人们对书籍也提出了更加艺术化、情感化的需求。手工书籍因其饱含手工温情和形式艺术化而受到越来越多设计师的青睐。手工书籍因其没有印刷技艺的限制所以在材料选择上更加的自由。材料天然自带情感因素,不同的材
随着“打工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人口大规模的流动,在农村男女比例失衡带来的婚姻挤压下,农村婚姻的外在结构和内在价值发生着根本变化,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新挑战:如村庄内形成女性主导的“新离婚秩序”、高额彩礼、离婚率不断上升等。如何解决农村现有的婚姻问题,提高农村夫妻的婚姻质量和婚姻稳定,从而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梳理文献发现,现有关于农村夫妻的婚姻质量和婚姻稳定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