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一股独大”的现象,由于上市公司股权过于集中,公司的控股股东拥有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大股东通常通过干预公司经营管理层的一些决策来谋取私利,侵占中小股东财富,致使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发展不完善,内部控制有效性较差。而股权制衡则能够有效约束这一现象,股权制衡关系可以对大股东和管理层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股东的这些行为,从而有助于上市公司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近年来,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专家们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分析了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促进公司提高其经营业绩。但是关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制衡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选取了沪深两市主板425家民营上市公司做为研究样本,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制衡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本文首先阐述了股权制衡及内部控制相关概念,介绍了委托代理等相关基础理论;其次,对民营上市公司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民营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和内部控制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假设,建立了股权制衡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关系的回归模型;然后计算样本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对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对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适当的股权集中度与内部控制有效性负相关,适当的股权制衡度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并针对文章的局限性,对进一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