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中药丁公藤(Caulis Erycibes)、金银花(Flos Lonicerae Japonicae)活性成分的荧光光谱,考察了实验条件对荧光光谱的影响,确立了活性成分荧光最强的环境条件,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测定中药丁公藤中东莨菪内酯含量的溶液荧光法和薄层荧光扫描法,以及测定中药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的溶液荧光法。论文工作主要分为五部分:1、研究了中药丁公藤的活性成分东莨菪内酯和东莨菪甙的荧光光谱性质。实验发现溶液酸度对东莨菪内酯的荧光光谱有很大影响,而对东莨菪甙的荧光光谱影响不大。以硫酸奎宁为参比,测得东莨菪内酯的荧光量子产率为0.71,东莨菪甙的荧光量子产率为0.21。采用荧光分析法测定了东莨菪内酯的电离常数pKa = 7.32。2、研究了中药丁公藤甲醇提取液的荧光光谱性质,利用东莨菪内酯和东莨菪甙在溶液酸度改变时荧光光谱的差异性,建立了测定中药丁公藤中东莨菪内酯含量的溶液荧光法和薄层荧光扫描法。3、将东莨菪甙转化为东莨菪内酯,建立了测定中药丁公藤中总东莨菪内酯含量的溶液荧光法和薄层荧光扫描法。4、绿原酸在溶液中的荧光很弱。探索了敏化绿原酸荧光的实验条件,发现硼砂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两种试剂共存时能够显著增强绿原酸荧光,确定了硼砂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最佳浓度。研究了三元体系绿原酸-硼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光谱性质,并以硫酸奎宁为参比,测得体系的荧光量子产率为0.010。5、考察了金银花中的共存荧光组分,以硼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增敏剂,建立了测定中药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的敏化荧光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