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班化教育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niao139398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班化教育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支配下,以缩小班级规模为手段,以改善教育综合效益为目标的一种组织方式发生全新变化的一个过程。由于小班化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有效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迎合现代教育理念与实践的需要,为许多国家所推行并取得良好成效。  美国是小班化教育推行最为全面的国家,1998年美国联邦教育部颁布了《缩小班级规模计划》,并于1999年在全美实施缩小班级规模计划。美国小班化教育的推行以实验研究成果为先导,综合了经济、教育、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由于小班形式、学校参与方式、经费拨付等各不相同,各州的小班化教育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总体来说,美国的小班化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由于小班化教育配套措施跟进不及时、经费开支巨大等问题,小班化教育改革也存在不足。  佛罗里达州针对教育落后的现实,在吸收其他州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于2002年推行小班化教育。佛州提升学生成绩为目标,以清晰、灵活、公平、责任为原则,以缩小班级规模为途径,通过全面的小班化改革措施和大额的财政支出,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在小班化专业教师的培养和扩充方面仍有不足。  美国,特别是佛州的小班化教育改革历程,留给我们许多思考:教育投资是偏重班极规模的减小还是教师质量的提高、小班化过程中的教育公平保障和理想的班级规模等问题,是我们考察小班化教育并试图解决的重点所在。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相继开始兴起一批小班化试点学校。美国的小班化教育为我国推行此项改革提供了良好借鉴。笔者通过对美国小班化教育的考察和佛州小班化教育的重点分析,认为我国的小班化教育应结合我国实际确定理想的班级规模,并循序渐进地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在小班化改革过程中要着力加强财政支出,注重专业教师的培养,注重农村小班化教育问题。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选择心理传记学的方法和视角,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梳理,形成了中国光纤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的人生故事,并以人生—故事认同模型为分析框架,用两个研究对赵梓森的人
本论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对乡镇初中的作文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乡镇初中的实际教学情况,借鉴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的诸多建议方法,并汲取国内外作文教学改革的启示,试图寻
期刊
近年来,运动对于学习的影响越来越被关注。尽管一些研究已经强调了学生的运动参与度与学业表现的关系,但却没有研究对于布隆迪高中生的运动参与度和学业表现的关系进行探究。本
选文质量是影响文选型教材编写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一直以来对于教材选文的研究备受关注,然而,绝大多数研究都面向文学类选文,对于与之并立的实用文的关注程度十分低下,在这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已经施行几年了,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及其注释大多经过时间的洗练,一般都是可靠的,但是依然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概括起来主要是字词商榷、译文商榷和漏注这几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开辟了资源建设与共享的新视野,人们对教育信息资源的要求日益升高,包括其本身质量方面和使用效果方面。然而,当前教育信息资源虽已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