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的投资行为一直是经济学、公司理财、产业组织等理论研究的重点。在现实生活中,相对于一些理论分析中的最优投资规模,企业总是会存在投资不足或者过度等投资扭曲问题。微观上的企业投资扭曲行为,在一定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宏观上的投资过热或者过冷。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的投资行为也是一国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所必须关心的重要问题。为了能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理解企业为什么会发生投资过度或不足等扭曲行为,更是理论上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以MM定理为基石而建立起来的传统投资理论中,由于其主要考虑企业最优投资规模如何决定,因此并不能帮助我们来理解这一问题。正如Modigliani和Miller所说的那样,MM定理以及以此作为基石的企业投资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而正是这些假设,已经排除了理论上企业投资扭曲发生的可能性。为此,近年来企业投资理论的一个重要进展,就是从不同的方向突破MM定理所采用的几个重要假设,从而为分析企业投资扭曲问题提供了可能性。与传统理论相比,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设,认为企业投资的实际决策者——管理者具有过度自信的特性,并由此来解释公司投资扭曲现象。过度自信的管理者高估其投资项目的回报率而且认为外部资金成本过高。因此,当他们有充裕的内部资金时会过度投资,而当他们需要对外筹资时则会缩减投资。具体的,在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以及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自身特点的基础上,设立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衡量指标,构建影响公司投资支出的多因素回归模型,提出合理的假设,并以2001-2006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的实证方法,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采用管理人员在任期内持股数量的变化作为衡量过度自信的指标,来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投资的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1)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与公司的投资水平正相关。(2)与其他公司相比,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公司具有更高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3)融资约束并不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过度自信管理者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