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对晚唐诗人温庭筠的诗歌艺术特征进行总体地把握。温庭筠的诗歌艺术特征的形成与他生活时代的文学思想、他个人的自觉的艺术追求是分不开的。通过分析,发现温庭筠的诗歌是相当杰出的,但长期以来被严重误读,故本文又希望对此有所匡正。
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章,论述温庭筠时代的文学思想:自安史之乱后,士人南迁,以及科举试贴诗齐梁格的要求,使晚唐文学、尤其是诗歌深深地打上了南方地域文学特征的烙印。唐人科举对史学的一贯重视、科举对士子思维能力的锻炼与特殊的时代环境有力地促进了长庆以后咏史诗的兴盛。晚唐前期诗人在知识分子良知与追求艺术创新的支配下,对韩孟、元白诗风施以批判继承的态度,最终形成了自己时代幽艳晚香的诗歌特征。第二章,分析温庭筠个人的艺术追求:温庭筠处身上述环境之中对“丽”的词藻、意象、人物形象、情感等表现出了普遍而执着追求的极大热情。但温氏并非仅仅为丽而写丽。他以丽写悲、写怨、写愤,在华美、清丽的诗作中表达了自己对女性、统治者、民众及其它社会问题的看法,寄寓着深深的人生感慨、家国之思。温氏在立意、用典、想象及观察视角上力求变化、创新,发人之未发。他对古近体、五七古、五七律等不同的诗歌体裁应容纳不同的内容、具有不同的风格都有自觉的认识。第三章,剖析温诗的艺术特色:其诗意象鲜明生动。无论在艳丽还是在清丽的诗风中,意象的色泽都亮丽、清爽。于相互联系之中、动态之中描写意象,显得形象生动。温氏置其诗于光线幽暗的傍晚至次日日出之时,水汽弥漾之地,创造了便于抒情的良玉生烟的诗歌意境。其情多含蓄蕴藉,意旨深含于客观的描述之中,需要整体把握,方可会其真意。其诗采用顺序之法,组织细密、严谨形成了朗畅密致的结构。第四章,讨论温诗的误读与重读:主要以列表的方式,以实际数据证明温诗不应受艳诗之责难。对温诗浅薄、徒有其丽而无意蕴的斥责进行了驳斥。并认为温诗被批评是因其词作、人品、时代审美趣味、传统的文论、温诗自身等多种因素所致。温诗在受讥评的同时又受到一部分人的喜爱、推崇。温诗以其艺术魅力,而非其它外在因素征服了读者,故应重新认识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