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实现社会发展、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的农业用地被政府征用为城市建设用地,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中分离出来,成为失地农民。他们是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与流动农民相比,他们是被动失去土地者,无法回到农村,城市是他们的最终归宿;与传统的农民相比,他们在户籍、居住空间、职业等方面正在向城市靠拢,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与城市市民相比,他们大多数人的身上带有明显的“乡土气息”,无法迅速融入到城市社会。面对如此尴尬处境,失地农民在完成角色转变、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若处理不好,将对社会稳定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我国特殊国情下,城市化关键是农民市民化。城市扩张只是市民化的前奏,进城农民市民化才是城市化的根本目标。 失地农民市民化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涉到经济、制度、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城市化加速推进、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加的现实情况下,对失地农民市民化这一课题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尤其是对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需要加以认清和正确对待。笔者结合实际调查和已有文献,对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内容、目标、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针对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提出了推进集中安置社区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具体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