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基于南京市Y集团安置社区的调查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ttwytp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实现社会发展、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的农业用地被政府征用为城市建设用地,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中分离出来,成为失地农民。他们是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与流动农民相比,他们是被动失去土地者,无法回到农村,城市是他们的最终归宿;与传统的农民相比,他们在户籍、居住空间、职业等方面正在向城市靠拢,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与城市市民相比,他们大多数人的身上带有明显的“乡土气息”,无法迅速融入到城市社会。面对如此尴尬处境,失地农民在完成角色转变、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若处理不好,将对社会稳定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我国特殊国情下,城市化关键是农民市民化。城市扩张只是市民化的前奏,进城农民市民化才是城市化的根本目标。  失地农民市民化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涉到经济、制度、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城市化加速推进、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加的现实情况下,对失地农民市民化这一课题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尤其是对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需要加以认清和正确对待。笔者结合实际调查和已有文献,对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内容、目标、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针对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提出了推进集中安置社区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具体对策。
其他文献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地处我国西北边陲的新疆,同样面临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
学位
基于社会交换网络理论视角,本文旨在分析乡村市场现状,总结当前乡村市场发展的经验,理清村内村外市场融合的思路。笔者通过参与式观察与个案访谈了解到;随着农作物的时令性变
中部农村地区存在着一类特殊的艾滋病患者群体,他们感染艾滋病病毒不是通过性或母婴传播而是因生活所迫,在“有偿献血”的过程中因医疗注射器械使用不当而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在
“留守儿童”是伴随着中国社会转型以及城乡一体化而出现的新群体。针对这一群体的研究,涉及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许多学者通过研究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群
当前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由关系信任向系统信任的转型过程,但这一过程并不是以断裂或顽固惰性的方式进行的。关系信任的潜功能,即惯性延续及维稳功能和媒介功能,促使关系信任与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