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明代印刷术向日本的传播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tony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与日本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关系史,其历时之久远、领域之宽广、影响之深远,在世界外交史上也是不常见的。到了明代,中日关系进一步发展,成为中日外交史上另一个高峰。而印刷术伴随着中日间文化友好往来的一个媒介之一,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印刷术作为文明的播种机,对中国文化的向外传播,尤其是向日本的传播,对于两国,乃至世界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明代的印刷,不仅在印书的数量和品种、印刷的体系和分布等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宋元时代,而且在印刷技术和工艺方面,也有了发展和创新。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明代是我国古代印刷业和印刷技术发展的高峰。而此时的日本人以雕版印刷为主。大批的雕刻工人东渡日本,为日本的印刷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而日本的活字印刷术,直到16世纪末日本侵朝战争后,通过掠回的朝鲜刻工与活字,同时,西方传教士为在日本传教也带来了活字印刷术。这样,活字印刷才逐步在日本推广,对日本的文学、绘画,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江户时期著名的“浮世绘”就是受中国彩色套印技术下的中国版画艺术的启发发展而来的。研究明代印刷术向日传播,对中日之间的外交史,社会史、法制史、风俗史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归纳、分析、综合、类比等方法,以明代印刷术的发展与向日本的传播的线索,并从两国古籍文献、考古材料、研究论文及博物馆藏品中寻找印刷术在当时作为中国文化对日传播的重要媒体的证据,这就需要对中日两国古代文化交流、两国印刷史有全面的了解。笔者对搜集的琐碎资料进行梳理、研究之后,较为系统地勾勒出明代中日两国印刷技术发展的概貌,并对专门问题加以探讨,终成此文。全文近三万字,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从明代中国的角度,对明代的印刷术发展背景、技术规模、刻书、藏书等方面进行叙述,勾勒出明代印刷术的发展概貌。第二章从日本的角度,对明代以前日本印刷业、明时日本国的政治状况、明代日本印刷业等进行叙述,详细论述中日,尤其是明朝印刷术对日本的社会、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对明代中日之间印刷术的交流发展有一个具体的认识。第三章中国印刷术向日本东传的途径、内容、规模。第四章较为简单地概述了随着两国间印刷术交流,对两国手工业发展和文化生活的影响。最后一部分结语,旨在总结前文,透过交流载体—印刷术,揭示出文化交流中的三个层次及回流现象。随着中日交往的继续深入,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往将友好的持续下去,印刷术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之一,对消除两国间的因文化差异等而产生的不和谐因素,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将发挥其越来越大的作用。
其他文献
多脑间神经活动同步性的研究近年来逐渐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领域,同步行为形成过程中脑间神经活动同步的神经编码机制与脑网络连接演化进程有待深入阐明。本文选择鸽子为模式动物,设计了以视觉线索诱导三只鸽子产生协同行为的实验范式,同步采集并记录了不同训练阶段的行为数据以及与认知相关的弓状皮质尾外侧区(NCL)的神经信号;确定了协同行为任务相关的特征频带,并结合行为学数据分析结果,分别从功能性和效应性连接分析的
NaY分子筛以及近几十年来开发的新型分子筛型无机微孔材料,由于它们结构与性能的特点,被广泛地应用在催化、吸附及离子交换等各个领域。用化学原料合成分子筛具有成本高、母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刺激了能源消费急剧增长,使得能源供需不平衡的状况日渐突出。在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和民用建设方法也得到了高速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民用建筑的电力能耗问题。而在所有民用建筑中,医院建筑由于用电设备多,耗电量
消费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是在不确定环境下研究投资者的跨期消费与投资问题。该理论将消费选择理论与资产定价理论统一在一起,已经成为研究消费选择与资本收益问题的基础理论。
在全球各国都纷纷大力的发展数字电视,欧美凭借强大科技和成熟的市场跑在了队伍的最前面,而我国由于内在的原因和外在的环境,数字电视发展比较缓慢的背景下,数字电视定价策略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中国农村大地上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起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民社员自愿联合、民主控制、经济参与并受益的经济组织。这种经济
本论文以梁启超的《新民说》为研究资料,从伦理学的角度,希望挖掘、整理出这部重要著作中丰富的伦理思想,为我国当代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启示和借鉴。本论文认为
随着人事人才信息管理的普及化,越来越多的单位借用计算机来实现人事信息的现代化管理,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现在各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适应现在单位制度的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许多同学很难理解交流电的有效值这一概念。针对这种情况谈一下笔者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