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经济活动发展的实践证明,国际贸易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优化国内外资源配置、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乃至解决某些全球性问题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随着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和相应风险的复杂化,人们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处理风险的技术也得到发展。为了既能促进出口和对外投资,又能在不违背国际经济规则的前提下保护本国对外经济活动的利益,降低损失,各国均先后建立出口信贷或者出口信用保险和担保制度,作为国家的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贸易的发展。
从世界范围看,出口信用保险机制建立已有近百年历史,而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建立仅始自1988年,业务开展较晚。与此相应,出口信用保险的研究起步也比较晚。目前,国内见诸文献的研究虽已有若干,但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体系建立和经营模式的系统深入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当前,中国正在开展包括出口信用保险经营模式在内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改革。在此过程中,既要借鉴国际经验,又必须结合国情,考虑到国家经济安全和实现政策性目标的需要,在不给财政带来过渡负担的同时,切实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在落实国家外交、外贸、财政、产业政策中的作用。这就需要对各国的出口信用保险经营模式、对中国现有的出口信用保险经营模式以及可能的选择,进行探讨。
目前,一场金融危机的到来似乎又对出口信用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问题,为出口信用机构经营模式的探讨注入了新的激励。本文通过对出口信用保险近百年发展的回顾,对有代表性的若干国家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经营模式进行深入分类、归纳和比较;同时增加了对出口信用机构行业组织的发展变化分析,以及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蔓延时,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机构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等进行了初步思考。一方面希望为能在中国发展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出口信用保险经营模式有一定帮助和启示;另一方面希望能“抛砖引玉”,吸引更多地人投入对出口信用保险的研究,为该领域在学术上的研究做一定贡献。
本文比较有新意的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前人对两类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经营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增补了第三类经营模式的分析,从而完成了对三种经营模式的总结和整理分析;
(2)对中国的经营模式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初步分析;
(3)对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改革的不同思路进行了梳理和评论;
(4)结合国际行业组织的发展变化对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发展模式进行了讨论;
(5)对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经营模式提出的挑战进行了初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