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第一部分: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脊损伤后运动功能的影响目的:rTMS在治疗脊髓损伤中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因此,采用高频rTMS治疗T10全横断模型小鼠,通过观察后肢运动功能及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探讨rTMS对脊髓损伤模型小鼠的作用。方法:本实验中,选取 SPF(SPF,specific pathogen-free facility)级别 C57BL/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2244,8130105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脊损伤后运动功能的影响目的:rTMS在治疗脊髓损伤中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因此,采用高频rTMS治疗T10全横断模型小鼠,通过观察后肢运动功能及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探讨rTMS对脊髓损伤模型小鼠的作用。方法:本实验中,选取 SPF(SPF,specific pathogen-free facility)级别 C57BL/6J 小鼠 24只,体重(25±2)g,随机分四组:正常组,脊髓损伤组,假刺激组,治疗组。每组6只小鼠。正常组小鼠常规饲养,不做任何处理;脊髓损伤组、假刺激组和治疗组小鼠采用T10脊髓全横断术进行造模;假刺激组小鼠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后暴露于rTMS,将小鼠脑袋和刺头垂直,每次100 s,每天一次,每周五次,共六周;治疗组小鼠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后暴露于rTMS进行治疗,小鼠脑袋贴于线圈中央。治疗参数:5 Hz,25%最大输出强度,每个序列2 s,间隔3 s,每次连续刺激20个序列,每天一次,每周五次,共六周。在手术前至术后第42 d使用BMS评分量表评估小鼠后肢运动功能。在脊髓损伤第42 d,通过检测MEP评估小鼠神经传导功能。结果:1.术前小鼠的BMS评分是9分,而术后BMS评分迅速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脊髓损伤小鼠的BMS评分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治疗组小鼠的BMS评分上升的趋势更明显,但只有到第42 d,治疗组小鼠的BMS评分明显高于脊髓损伤组或假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MEP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脊髓损伤后,潜伏期延长(P<0.001),波幅降低(P<0.001)。治疗组和脊髓损伤组相比,潜伏期缩短(P<0.05),波幅升高(P<0.05)。结论:小鼠脊髓损伤后,后肢运动功能和神经传导功能都遭到破坏,通过高频rTMS治疗可以改善小鼠的后肢运动功能以及神经传导功能。第二部分: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促进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改善的机制研究目的:rTMS对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和运动诱发电位的改善常提示和轴突再生相关。因此,我们通过检测轴突再生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高频rTMS促进脊髓功能改善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PF级别C57BL/6J小鼠48只,体重(25±2)g,随机分四组,分组、造模及治疗方法同上,但每组12只小鼠。在脊髓损伤后第42 d,通过观察轴突再生相关蛋白p-S6的表达变化,探讨rTMS是否可以促进轴突再生;通过检测PTEN、PI3K、p-PI3K、AKT、p-AKT、mTOR、p-mTOR、p-ERK、ERK 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 rTMS促进轴突再生的相关机制。使用雷帕霉素(mTOR抑制剂),通过检测MEP评估小鼠神经传导功能的改善是否和轴突再生有关。结果:1,轴突再生相关指标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p-S6的表达量下调(P<0.001)。经过rTMS治疗后,和脊髓损伤组相比,p-S6的表达量明显上调(P<0.05)。MEP结果显示:在使用mTOR抑制剂后,和治疗组相比,潜伏期延长(P<0.05),波幅降低(P<0.01)。2.具体机制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p-PI3K/PI3K、p-AKT/AKT和p-mTOR/mTOR的表达量都明显下调(P<0.001)。治疗组p-PI3K/PI3K、p-AKT/AKT和p-mTOR/mTOR的表达量都较脊髓损伤组上调(P<0.05或P<0.01)。脊髓损伤后,PTEN的表达量上调(P<0.001)。经过rTMS治疗后,和脊髓损伤组相比,PTEN的表达量明显下调(P<0.05)。结论:通过蛋白印迹实验初步揭示了高频rTMS促进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改善和促进轴突再生相关,具体的机制可能和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
其他文献
历史课程资源一直是各地历史教学不竭的资源宝库,目前吉林地区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已有一定的成果,但是基于对现有的吉林地区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成果的研究分析,发现三个被忽视的问题:忽视吉林地区旧志的利用;忽视吉林地区物质生活资源开发;缺乏资源成果的相关配图。基于此,运用历史文献学和历史教育学相关知识,选取吉林地区众多乡土文化中的以衣、食、住、行为主的物质生活部分作为资源开发的主体,在开发过程中注重以吉
阿齐沙坦是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受体)拮抗剂,用于高血压的治疗。阿齐沙坦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AT1受体结合,从而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血管收缩、醛固酮分泌等升血压效应。其作用不依赖于血管紧张素Ⅱ合成途径,避免了ACEI对缓激肽水平的影响,几乎没有干咳等副作用。长期用药试验结果表明,阿齐沙坦单用或与利尿降压药或钙拮抗剂等联合给药时,均得到了稳定的降压效果。目前该品种尚无进口,国内也无
目的: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研究表明,线粒体复合物Ⅰ的许多亚基是可靠的肿瘤标记物,其中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核心亚基S1(NDUFS1)作为线粒体复合物Ⅰ最大的亚基,参与调控癌症相关的病理生理机制。本文旨在探讨NDUFS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长和转移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1)收集肺癌患者癌和癌旁组织标本及临床病理资料,检测肺癌组织中NDUFS1的表达水平,分
智能制造的发展和5G高速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于高速网络的需求呈几何形增长。各类产品进入了人工智能的互联网时代,对于网络需求的增加,也造成了网络安全的压力骤增。与此同时,全球网络安全的直接和相关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诞生了大量的科研机构,企业与技术组织,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网络是由无数的个人,组织,机构以及其他各类团体组成,所以在网络安全产品的用户中,个人用户产品是覆盖面积最广,
研究背景及目的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最为常见,患病人群多为老年人,常合并心血管疾病,其中以高血压病(Hypertension,HTN)最为常见。合并高血压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临床表现和预后均有所不同。大多研究通常并不纳入合并症的非小细胞肺癌人群,这导致我们对这一特定人群的预后评估并不清楚。本研
目的:建立体外高纯度纯化嗅鞘细胞的新方法,提高嗅鞘细胞移植术后的疗效稳定性;研究miR-128-3p对嗅鞘细胞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嗅鞘细胞经差速贴壁纯化24 h后,在Forskolin的选择性培养基中培养。待细胞汇合度达90%以上,利用低浓度胰酶(小于0.1%)进行二次纯化。利用该方法对传代的嗅鞘细胞进行多次纯化,观察不同时间点的嗅鞘细胞形态。随后通过p75NTR、S100 β、Hoec
初创期企业的人才管理问题异常突出,除了股权、薪资等物质激励手段之外,对人才进行柔性激励越来越受到中小企业的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是员工对个人未来职业发展的计划,职业生涯管理是从组织角度出发,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进行整合管理。本文从组织的角度出发,在员工和组织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将员工的职业目标和企业的发展目标有机融合在一起,构建员工和企业协调一致、共同发展的企业氛围,最终实现二者之间的双赢。本文从AR公司的
研究背景: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的一个基本特征,伴随着肿瘤的发生与进展。肿瘤血管的形态与功能异常塑造了一个缺氧、免疫抑制性、酸性和高间质压的肿瘤微环境,从而阻碍肿瘤治疗。大量研究表明抗血管生成治疗可以诱导肿瘤血管正常化,并短暂提高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的效果。最近研究发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也可以诱导肿瘤血管正常化,并让部分恶性癌症患者获得持久疗效。那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诱导的肿瘤血管正常化有什么特
目的: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疾病,在我国仍然是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查螺灭螺、查病治病等血防工作持久深入,血吸虫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呈现为低度流行状态。既往研究多集中于雌、雄血吸虫合抱交配和合抱后雌虫发育机理,但尚无文献探讨终宿主体内的单性未合抱血吸虫(雄虫或雌虫)的生殖潜能。单性血吸虫感染终宿主是血吸虫基本生物学特性之一,在血吸虫病流行区普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及三维重建技术辅助股前外侧皮瓣术前穿支定位在修复颌面部和四肢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评估其定位穿支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因肿瘤、外伤、瘢痕等多种原因导致的颌面部和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50例,其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21~75岁,平均52.2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