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实现玉竹在生产加工环节中的质量可控提出可供参考的科学方法,为实现玉竹生产加工的规范化提出可供参考的科学依据。方法:1、选择评价玉竹质量的指标,根据2010版药典,以水浸出物、醇浸出物、总(?)分、多糖含量为主要测定项。2、选出玉竹产地加工的最优加工程序的组合,收集玉竹产地加工方法,比较不同加工路线中工序的差异,对存在差异的工序进行取舍和规范。3、优化玉竹产地加工中的干燥工序,平行比较晒干法、40℃、50℃、60℃、70℃、80℃烘干法对玉竹质量的影响,用综合加权评分法选出最优干燥方法。4、考察玉竹特殊加工方法中揉糖工序的效用性和原理性,分别比较揉糖组和空白组在性状、干燥率、浸出物、多糖含量的差异。5、优化软化工序,以A:加水倍数,B:浸泡时间,C:堆闷时间为考察因素各设相应的水平进行正交实验,选出最优组合。6、考察玉竹常见片型:段、横片、纵片三种饮片的质量差异,选出最优的片型。7、探讨玉竹一体化加工的可行性,比较一体化加工和分步加工玉竹药材的质量差异。结果:1、优选出玉竹产地加工的工艺线路:①晒干法:晒毛坯(1-2d)→机器摇撞(去须根、去泥沙3-5d,每天1次,每次15-20min.)→晒软(失重30%-40%)→揉糖→反复晒、揉(2-3次)→晒干;②烘干法:烘毛坯(1d)→机器摇撞(去须根、去泥沙3-5d,每天1次,每次15-20min.)→烘软(失重30%-40%)→揉糖→反复烘、揉(2-3次)→烘干,舍去药典加工法中的水洗工序和主动去须根操作,保留传统加工法的揉糖工序。2、优选出50℃为烘干干燥的最佳温度。3、特殊工艺的探讨中进一步证明了“揉糖”工序能提高玉竹干燥率、浸出物、多糖含量,且具有统计学意义。4、饮片加工的程序确定为:软化(加水-浸泡-堆闷)→切片→烘干(50℃),其中软化的最优因素组合为1倍量的水浸泡24h,堆闷2h。片形的选择中以纵切片的利用率最高,段最差。5、初步探索了玉竹产地加工与饮片加工一体化的可行性,在浸出物及多糖含量的测定中,一体化加工的饮片均优于分步加工的饮片。一体化的加工的程序确定为:洗净→烘毛坯(50℃,1d)→机器转撞(去须根3-5d,每天1次,每次15-20min.)→烘软(50℃)→揉糖→反复烘、揉(2-3次)→切片(失重约50%)→烘干(50℃).研究表明:一体化的加工模式能对成分的保留起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