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人才,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而近几年大学生道德滑坡现象层出不穷,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失效的表现。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成效,学者们对其进行了研究,本文认为,要想使教学实施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现实生活,这也是近几年来理论界所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思想,同样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一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进行了论述。首先对化进行了解释,认为化就是使之变化,从而达到某种状态,生活化就是使之生活。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立足于生活,取材来源于生活,最终落脚点归于生活。然后本文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最后简要论述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意义,比如可以提高大学生本身的素质,完善其理论体系,提高其实践能力,而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可以发挥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施成效。本文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我们人类整个社会生活的内在要求就是实践,即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基本的观点。所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然离不开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另外,马克思主义认为,整个历史社会的导演与演员都是我们人类自身,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西方理论界还有很多观点是要求教育一定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比如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一定要遵循自然、裴斯泰洛奇的教育心理学化、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全面发展思想等。而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观点是体现了教育要落实到生活中去,与生活相结合,要与教育对象的实际相结合,比如儒家学派的仁者爱人思想,墨家墨子的量力性原则等。本文第三部分主要就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比如过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社会价值而忽略了对个体需要的满足;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理性因素而忽略了教育对象的非理性因素,如兴趣、需要、情感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有知与行两张皮的现象,表现在目标过于宏观,过于泛政治化,内容脱离了教育对象的生活实际,“假、大、空”,教学方法上一言堂,突出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了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等。此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实效性不强的另一主要原因还在于大学生自身思想觉悟不高,实践能力较差。本文第四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第一方面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比如要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要增强对教育对象的情感关怀,满足其需要,要尊重生活实际中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第二方面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教育对象的实际生活,具体体现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要贴近大学生的实际,同时对大学生进行考核评价也要落实到实践能力这一层面。第三方面就大学生自身应该如何去做提出了要求。大学生要有主体意识,端正思想态度,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要去努力积极地实践,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第四方面提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巧妙运用大众传媒,更要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相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最后值得指出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不是一个静止的存在,而是不断运动发展的,所以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