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旅游发展必须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基础条件,生态旅游资源的是否科学、合理开发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分析与评价,一方面能够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依据与参考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规范和引导人类干预自然、改造自然的行为,既是对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负责任,也是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环节。因此,构建合理、科学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关乎生态旅游发展的科学性,把握自然规律的准确性和人类长久发展的持续性。福建具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资源,闽西北山区由于工业发展干预相对较低,自然生态环境破坏较少,拥有丰富的、优良的、原生的生态旅游资源,是绿色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根据地。因此,研究并构建一套完整的山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定位生态旅游发展目标、全面系统地做好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分析与规划,对福建省山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而泰宁县作为福建省绿色生态旅游区的重点发展区域之一,是典型的山城,但其占据着良好的地理位置,优良的生态旅游资源,发展势头强劲。本文充分调查了泰宁县生态旅游的基础资源条件,首先,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泰宁进一步发展生态旅游的战略选择。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起了一套生态旅游资源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该研究区12处典型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得出一级生态旅游区4处,二级生态旅游区6处,三级生态旅游区2处。最后,依据评价结果规划泰宁县生态旅游发展的“一心两翼”总体发展布局,并提出了近期、中期、远期“三步走”发展策略和保障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