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指出“教师应处理好评价与教和学之间的关系,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实施”;要求教师“处理好教、学、评的关系,达到以评助学,以评促教的目的”。然而,从高中英语教学实践来看,评价游离于教学之外,对教学的促进效果并不理想。故如何将教、学、评进行整合,实现三者的统一,进而促进英语教学水平,是当下高中英语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拟设计高中英语教、学、评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指出“教师应处理好评价与教和学之间的关系,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实施”;要求教师“处理好教、学、评的关系,达到以评助学,以评促教的目的”。然而,从高中英语教学实践来看,评价游离于教学之外,对教学的促进效果并不理想。故如何将教、学、评进行整合,实现三者的统一,进而促进英语教学水平,是当下高中英语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拟设计高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并进行实践,尝试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其英语学习成绩的目的。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高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施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2.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效果如何?(1)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教学是否可以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2)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教学是否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本研究以天水××中学的30名高中英语教师和高二级10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研究法,调查了高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施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探究了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设计及其实践效果。首先,本研究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了解了教师对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解、策略的选择、设计以及实施的影响因素和现实困难;调查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测试了其英语学习成绩。其次,本研究设计了高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并选择高二级的两个平行班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以验证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实践效果。实验班采用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四个阶段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为确保研究结果更加真实、具有说服力,本研究采取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包括学习成绩测试、调查问卷和访谈,所获取的数据由软件SPSS24.0进行检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从现状来看:高中英语教师对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有较高的认同度,能够正确理解教学与评价的关系,对教学策略也能够做出适切的选择;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已经被部分教师所接受;受学生水平、教学时间、考试压力等现实因素的影响,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评价方面,存在方式单调、评价主体单一化、对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不系统、不规范等问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比较低,英语学习兴趣缺乏,英语学习成绩普遍不高。(2)从实践效果来看:通过实验前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学习成绩进行分析,发现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说明本研究的教学实践是有一定效果的。基于以上结果,本研究得出结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可以促进英语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是值得推广应用和深入研究的。
其他文献
1918年11月,世界第一次大战胜利后,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作了题为“劳工神圣”的演讲。随后,“劳工神圣”成为社会中流行的说法,并逐渐在历史的进程中演变为20世纪中国重要的政治与思想话语之一。《庶民的胜利》进一步将劳工群体推到了中国社会面前,使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有意识将劳工与中国的社会问题联系起来,而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所表现出的力量更将“劳工神圣”推向了高潮。但“劳工神圣”更像是知识界的期
包贵思是燕京大学元老级的外籍教师,与司徒雷登、刘廷芳、冰心、杨刚等人交往密切,归国后更是以中国园林为独特的审美对象,创作了长篇小说《河畔颐淳园》,成为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与互鉴的典型实例。然而长期以来,她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价值一直被低估。本文根据哈佛馆藏的包贵思日记、亚洲基督教高等教育委员会所存档案等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考辨,分三章论述包贵思的文学活动。第一章“化中国”,以包贵思在燕京大学的文学教学
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着社区居民治安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而现行城市社区治安服务难以达到优质、高效的目标,无法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治安服务需求。目前在城市社区治安服务领域,虽然存在着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多元供给主体,但是各供给主体之间的优势作用发挥尚不明显,需要发挥多元供给主体的协同优势,促进城市社区治安服务有效供给的实现。本文以广州市R社区为例,探讨了其治安服务供给的变迁历程与现实困境,
随着20世纪70年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空间转向,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维度凸显出来,新马克思主义学者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重新引入了“空间视角”。列斐伏尔提出了“空间生产”理论,指出资本主义正是“通过占有空间,通过生产空间”获得了生存和发展,新马克思主义地理学者大卫·哈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具体通过生产出一种“不平衡的地理发展”的空间格局来实现自身的幸存,形成了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哈维的不平衡地理
社区戒毒是一项综合性事务,需要各方力量的协同才能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各方力量尚未形成协同工作的长效机制。本文试图构建警务力量与社工协同的模式框架,即意愿协同、目标协同、行动协同和信息协同,从而达到功能耦合。笔者通过对个案帮扶过程中警务力量与社工协同工作的过程进行梳理和分析,阐述了在社区戒毒实践中警务力量与社工协同工作的意义和必要性。然而,通过对禁毒社工的访谈,结合对近年来广州社
中国近代第一部宪法文件《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了详细的君上大权和简单的臣民权利,并没有对家庭问题做出回应。民国时期的制宪活动基本围绕政权建设,没有直接关于家庭的规定。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学者认为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是个人受到封建家庭的压迫与挟持,旧式家庭需要被改造。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6年,革命根据地时期有三部宪法性法律文件的正文明确保护个人的权利,例如男女平等享受各种经济权利、政治权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发展使得我国发达城市涌现了大量外来人口,造成了尤其是东部沿海三大城市圈人口过分拥挤的常态化。尤其是90年代以来家庭化迁徙模式的形成,涌现了大量的随迁子女,在“入园难”“入园贵”和“入园远”的问题背景下,为适龄学前随迁子女选择合适的幼儿园一直是困扰随迁家庭的一大难题。学前教育选择作为教育选择中的一个起始阶段,是所有家长都必须要面对的,囿于学前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的局限性,择园基本由
《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指出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而少先队活动是发挥该组织独特功能的关键途径,具有综合的育人价值。但是,现实中少先队活动的开展还有诸多可改进的地方。为此,本研究尝试探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促进全体儿童主动参与少先队活动?核心问题包含三个子问题:(1)儿童在不同类型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如何?(2)影响儿童参与活动的关键因素
纪录片是导演基于自己对社会的认知、理解,以真实为前提和本质,来展现真实社会中存在的真人真事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对于“社会真实”艺术再现的影视片。人物纪录片为塑造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不仅要聚焦普通人生活与命运,还要加强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挖掘,以典型人物来折射社会,反映社会现象。本文将以人物纪录片《我是艺术生》为文本,来探讨人物纪录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研究。首先,笔者在第一章绪论中概述了创作背景、研究背景、
伯格法院(1969-1986)一方面继承了沃伦法院能动的司法精神,体现出一定的进步性,另一方面由于处于特殊的时代背景而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这种矛盾的风格体现在有关妇女堕胎、种族隔离以及新闻自由案件中。在妇女自由堕胎问题上,伯格法院通过罗伊案将堕胎权归为隐私权的一种,为妇女自由堕胎提供宪法层面的支持,然而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伯格法院这种坚定的立场发生了改变,允许各种对堕胎施加种种限制。在种族隔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