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纳入宪法的范畴开始,我国民族地区的新型行政区划制度也随之建立,其实施五十余年来,民族地区的行政区划制度对保持国家的稳定、增进民族的团结以及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与深化,这一区划制度的弊端越来越凸显,不能再很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了,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唐朝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王朝,它对民族地区的统治与管理受到了后世史学界的一致好评,唐朝的羁縻府州制度构建了一整套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区划制度体系,对以后各朝民族地区的行政区划制度有着巨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对于民族地区行政区划制度的改革还处于理论上的摸索阶段,因此,加强对唐朝羁縻府州制的研究,总结唐羁縻府州制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对于完善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的行政区划制度有着巨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首先在充分收集和占有现有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唐代羁縻府州制度创设的历史背景。笔者回顾了唐朝之前民族地区行政区划制度的沿革,说明了唐王朝创设羁縻府州制的历史渊源;接着阐析了唐朝创设羁縻府州制度时的客观历史条件,从制度传承、民族经济、边疆政治、思想传统以及国家安全等五个方面论证了唐朝选择和设计羁縻府州制度具有某种历史的必然性。论文重点对唐代羁縻府州制度的具体设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首先论析了唐朝创设羁縻府州制度的原则和目的,其次分别对羁縻府州制度中不同层级的几种行政建制的具体设置情况进行了简明而尽量全面地爬疏,最后归纳和总结了唐朝羁縻府州制度设置中的主要特点。论文通过对唐朝羁縻府州制度具体设置以及基本特点的研究,从维护国家统一、提高行政效率等角度总结了该制度对完善当前我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制度的重要启示,并指出在今后民族地区行政区划制度改革中应遵循的一些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