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健脾消毒饮治疗CAG-PC(慢性萎缩性胃炎基础上的胃癌前情况)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胃黏膜炎症相关因子IL-6、IL-11、TNF-α表达的影响,并探讨该方作用于CAG-PC的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 方法:根据病例选择标准,对收集的CAG-PC患者,全部给予健脾消毒饮治疗24周(治疗期间停用其他相关治疗CAG-PC的药物),观察比较CAG-PC患者应用健脾消毒饮治疗的临床总疗效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健脾消毒饮治疗CAG-PC(慢性萎缩性胃炎基础上的胃癌前情况)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胃黏膜炎症相关因子IL-6、IL-11、TNF-α表达的影响,并探讨该方作用于CAG-PC的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
方法:根据病例选择标准,对收集的CAG-PC患者,全部给予健脾消毒饮治疗24周(治疗期间停用其他相关治疗CAG-PC的药物),观察比较CAG-PC患者应用健脾消毒饮治疗的临床总疗效及其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主要症状积分、胃镜象、病理及胃黏膜炎症因子IL-6、IL-11、TNF-α的表达情况。
结果:健脾消毒饮治疗CAG-PC,临床总疗效:治愈率6.67%,显效率43.33%,有效率46.67%,无效率3.33%,临床总有效率:96.7%。治疗后,患者相关中医证候积分较前显著降低(P<0.01);主要症状积分、胃镜象及病理组织学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胃黏膜炎症因子的表达,IL-6、TNF-α在胃黏膜慢性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的阳性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IL-11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在活动性炎症中均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健脾消毒饮干预CAG-PC,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象及病理组织学的表现,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6、TNF-α等炎症相关因子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便携式步态采集装置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下简称“甲减”)脾气虚乏力的受试者治疗前后进行体力客观测评,期望找到反映体力变化的特异性指标,为甲减患者乏力症状的客观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方法:收集患有甲减脾气虚乏力受试者30人,记录受试者的基本信息,采用疲劳自评量表(FSAS)对受试者治疗前后的主诉及乏力程度信息进行收集,然后采用便携式步态采集装置对受试者的体力进行检测,利用数据处理软件提取体
目的:通过对比单纯类风湿关节炎(单纯RA)及类风湿关节炎伴焦虑抑郁(RA伴焦虑抑郁)的患者在一般情况、体征、实验室指标及病情活动等方面的差异,探讨影响类风湿关节炎(RA)伴发焦虑抑郁的相关因素;探讨不同中医证型的RA伴焦虑抑郁患者在以上方面的差异,总结相关临床特点。从而提高对RA伴焦虑抑郁的认识,并在中医辨证时提供一定的客观参考。 方法:本研究共采集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
目的:观察祛毒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保留灌肠,其中观察组30例(祛毒汤加减),对照组30例(复方黄柏液涂剂);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等进行评分,进行数据整理,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分析结果显示,在近期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主要单项症状(便下黏液脓血、腹痛等)疗效及改良Mayo评
目的:通过观察自拟中药口服联合臭氧灌肠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性,验证口服自拟中药联合臭氧灌肠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体现了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方案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方法:将60例合格受试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口服自拟中药联合臭氧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口服美莎拉嗪缓释颗粒。2周为一疗程,每例均治疗两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
目的: 本课题应用自拟溃消汤,治疗大肠湿热型慢性UC,并通过观察临床疗效和肠道黏膜改变,以评价自拟溃消汤对大肠湿热型UC的疗效;通过自拟方对慢性UC的C57bl/6小鼠模型进行治疗,以研究、观察小鼠肠道黏膜病理学改变以及小鼠血清中TNF-α、IL-6水平的变化来评价自拟溃消汤对慢性UC作用机制是否具有影响。 方法: 本研究主要分为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研究两大部分。 一、临床观察:将60例大肠
研究目的: 对比分析自拟益气升提汤联合直肠黏膜点状结扎注射术辅以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与直肠黏膜点状结扎注射术联合PPH对Ⅰ、Ⅱ度直肠脱垂(脾虚气陷证)临床疗效,加以佐证自拟益气升提汤联合直肠黏膜点状结扎注射术辅以痔上黏膜环切术疗效优于单纯手术(直肠黏膜点状结扎注射术联合PPH),旨在指导临床实践,为直肠脱垂诊疗提供
目的:探索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残余风险因素与血瘀证积分的相关性。 方法:设计为横断面研究的现况调查,入选2019年6月至12月山东省中医院住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78例,以血瘀证积分分为血瘀证(n=46)和非血瘀证(n=32),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及多元相关分析,探讨血瘀证积分与相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收缩压(r=0.129,P=0.02
目的:观察圣瑜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溃疡性结肠炎提供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经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医辨证为大肠湿热型6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等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给予圣瑜栓纳肛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栓纳肛治疗,治疗
目的: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类混有免疫因素的特殊炎症疾病,激素治疗被广泛应用,但存在疗效反弹、复发率高、库欣综合征等不足。中医认为先天禀赋不足、正气亏虚为肉芽肿性乳腺炎发病之本,气血失和为发病之标,故治疗以益气和营法贯穿始终。本研究通过对初期肿块期肉芽肿性乳腺炎病例的观察,对比激素组、中药+激素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益气和营中药对激素治疗协同增效作用,分析对激素治疗疗效反弹及不良反应的缓解作用,明确中
目的: 通过对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患者临床观察,探讨CTD-ILD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以期丰富CTD-ILD现代辨证内涵,为中医药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制定《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中医临床证候观察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CTD-ILD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填写,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总结CTD-ILD患者中医证候